本报记者 赵耘旎
日前,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重组时间过长,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并将于明日复牌。
近年来,康盛股份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根据此前重组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收购烟台舒驰和中植一客两家公司,从而切入新能源汽车终端产品消费市场。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终止收购,是康盛股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战略推进过程中,面对市场和政策变化进行的姿态调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通过收购整合进入整车制造的配套体系,以整车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规模,是康盛股份实现产业升级战略的最优路径和必然选择。
据了解,自康盛股份2014年定增引入中植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后,便开始通过外延扩张实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后市场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一方面通过收购荆州新动力、成都联腾、合肥卡诺等优质资产,增加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空调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另一方面通过收购主营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生产和和销售的云迪电气51%的股权,投资参股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龙头企业亿华通、石墨烯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天津普兰、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生产企业东莞钜威等,迅速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
目前,康盛股份涉足新能源汽车业务涵盖了电池、电机、电控、空调、整车控制器等各细分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加入也为公司带来了业绩提升。据公司年报及季报显示,2016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11.16%;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大幅上涨205.36%。完善的布局,优良的业绩,公司已有成为新能源汽车新龙头趋势。
分析人士指出,整车制造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战略最关键的一环,一旦进入上市公司体系,其行业特性将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及生产运营。在康盛股份三大主营业务里,除了制冷管与新能源汽车业务,还存在一项需要占用大量长期资金的融资租赁业务。在面对并购重组配套融资收紧和日前刚刚挂牌的银保监会下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的政策环境变化下,之前的收购方案已经明显无法实现康盛股份进入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后,顺畅打通全产业链闭环的目标。若强行推进此次收购,会让康盛股份面临极大的资金压力。终止收购后妥善处理好原有的融资租赁业务,再择机以更好的姿态和形式再度启航,或许才是康盛股份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