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4月9日晚间,宝钢股份(600019)披露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坯材4617.0万吨,同比增长21.5%,实现营业收入2895.0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240.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2.2%。基本每股收益为0.86元,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0.45元/股,合计派现100.21亿元。
宝钢股份表示,2017年,公司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钢铁去产能的机遇,沉着应对市场波动,建立和持续优化多基地运营管控模式,聚焦“成本变革、技术领先、服务先行、智慧制造和城市钢厂”五大核心能力,在宝武整合、成本削减、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各方面均获得突破。
展望2018年,宝钢股份制定了“经营业绩保持国内第一;吨钢EBITDA挑战全球前三;全口径成本环比削减20亿元;宝武协同实现效益20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8%以上”的经营总目标。
硅钢销售规模全球第一
据介绍,宝钢股份目前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专注于钢铁业,同时从事与钢铁主业相关的加工配送等业务。2017年2月27日,公司完成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至此,宝钢股份拥有上海宝山、武汉青山、南京梅山、湛江东山等主要生产基地,是全球碳钢品种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之一。
据年报披露,2017年,公司发挥宝武整合协同优势,坚持绿色精品智慧发展,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2017年,宝钢股份实现利润总额240.4亿元,保持了国内碳钢板材领导地位与国内行业最优业绩。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后,公司硅钢产品销售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汽车板销售规模也进入了全球前三。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宝钢股份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公司持续实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开发战略,紧密关注中国高端制造业如军工、核电、高铁、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高速增长,并研发储备更高端新材料技术,集中力量“从钢铁到材料”。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开发应用先进制造和节能环保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国、遍及世界的营销和加工服务网络。并且,公司整体技术装备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已跨越工业3.0阶段。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谈及行业情况,宝钢股份认为,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环保督查、取暖季限产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大量无效、低效产能退出,钢铁行业供给格局明显改善,全年粗钢产量8.3亿吨,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是中国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中国钢铁行业仍处在长周期的去产能和结构调整阶段。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在经营计划方面,据公司年报披露,与年度经营目标比,2017年经营业绩国内行业最优;吨钢利润在全球主要钢企中排名前三;全方位成本削减61.1亿元;宝武协同效益(13.6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为10亿元);湛江钢铁净利润23.1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8.8%,超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展望2018年,宝钢股份制定了实现“经营业绩保持国内第一;吨钢EBITDA挑战全球前三;全口径成本环比削减20亿元;宝武协同实现效益20亿元;正式员工劳动效率提升比例8%以上”的经营总目标。
宝钢股份认为,2018年,全球钢铁需求预计小幅增长,中国粗钢产量、粗钢表观消费量与2017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2018年,宝钢股份计划产铁4563万吨、产钢4737万吨、销售商品坯材4568万吨、营业总收入2786亿元、营业成本2420亿元。
同时,对于2018年度新增的风险因素亦不容忽视,宝钢股份对此罗列三点:首先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美国税改落地,通胀预期全面升温,以“232调查”为代表的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带来不确定性。其次是国内钢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产能过剩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同时,环保排放标准日益严苛、政府监管持续加强,对国内钢铁产品供需态势、钢材价格走势以及钢企运营成本均将带来影响。此外,国内民营企业逐步进入高端市场,公司面临日益突出的产品同质化竞争以及销售模式转型、新材料替代等风险。
18:49 | 京港合作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石... |
18:47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进一步完... |
18:45 | 信邦智能发布股权激励预案 2024年... |
18:44 | 中富通: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 数字... |
18:27 | 华东医药与惠升生物就1类新药惠优... |
18:17 | 凯文教育控股股东拟3.28亿元受让八... |
16:53 | 中国太保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 |
16:35 | 金融赋能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
16:21 | 我国保险机构治理指数连续七年提升 |
15:53 | 2024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 |
15:53 | 2024DEMO CHINA大会举办:102家早... |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