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表现可以用“变化”两个字来概括,从白酒、新能源这样的热门题材,到稀土、钢铁等传统板块轮番登场,各领一时风骚,沉寂许久的军工、银行等板块也一度逆市崛起,市场的节奏难以踏准,许多投资者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回撤。未来的投资该走向何方,这是每个投资者都面临的问题。
对此,嘉实研究部副总监、大周期研究总监肖觅告诉记者,关于传统周期板块的上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商品行业的不景气,自然带来了一次较长的供给收缩周期,叠加疫情带来的供给扰动,遇到相对坚挺的需求和宽松的金融环境,多数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向上波动,一定程度上会体现为后续的通胀压力。
而看到了这种通胀的可能性,肖觅又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市场有一个强烈的观点,就是部分过去两年涨幅较大,且主要依靠估值扩张贡献涨幅的部分行业或者个股,在未来两年左右的维度上,很难继续为投资者创造什么绝对回报。与此同时,过去两年涨幅较小,估值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缩的部分行业或者个股,在未来两三年的维度上,仍然可以为投资者创造15%以上的年化复合回报。”
肖觅认为,银行是这类资产中较好的代表,“市场是给银行贴上了一些比较负面的标签的,比如资产质量是不是有问题,获客能力是不是存在长期瓶颈。这些标签,有些比如资产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更细致的拆分和研究给出正面的解答,我们并不担心。”
关于自己管理的基金的投资,肖觅表示会“主动去降低波动率,希望通过减小组合面对市场波动时的回撤,尽可能提升持有人的持有体验,让持有人能真正安心长期持有,去赚到公募基金真正擅长的长期超额收益。”
(编辑 崔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