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思文
近年来,在银行理财净值化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对小幅波动的忍受度提高,叠加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行趋势,“固收+”基金凭借稳健收益、严控回撤、注重投资者体验等特点,成为市场热点。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全市场1151只“固收+”基金管理总规模接近1.8万亿元。
面对变幻的市场,“固收+”基金经理们如何为投资者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追求更具确定性的收益?
民生加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谢志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具体投资过程中,我会将仓位分成不同部分,随着行情的演进逐步进行布局,且很少做偏离评估预期的极端配置。”
谢志华认为,符合第三方平台严格指标体系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如短债产品要做精做细、强化研究,一手抓防风险,一手抓策略,做好品种策略、关键时点的把握,纯债产品则以稳健为主,不做信用下沉,风格不偏激。而产品收益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对于市场的判断灵活调整组合久期,在不同债券品种之间做性价比的选择。”
而对于“固收+”投资来说,如何在控制波动的同时把握好“+”收益,始终是一大投资难点。今年以来市场持续波动,操作难度加大,置身其中的投资人,往往必须在波动中,既有快速灵活的调整,又有临危不乱的镇定。
“面对客户对固收+产品的诉求,必须考量四个层面的投资问题。”民生加银聚利6个月混合基金基金经理孙磊对《证券日报》记者称,“第一个层面是战略资产配置,即从客户合意的风险收益特征得出大类资产配置的长期策略,第二个层面是战术资产配置,基金经理必须做某一轮经济短周期层面股债甚至转债三大类资产的主动管理。第三个层次是对某一类资产内部的结构进行主动管理。第四个层次是考虑是否需要提供某一种风格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对于当前市场环境,孙磊对记者表示,在短周期层面,目前金融周期的底拐点已经出现,这既是信用创造的底拐点,也是剩余流动性的底拐点。同时,权益资产估值水平达到非常低的水平。这种情况下,大类资产的基调可以认为权益资产具备价值优势。而纯债资产则是相反的过程,如果后续的经济增速底拐点出现,短周期将进入下一个小阶段,无风险利率的获利概率将会大幅下降。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