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5家百亿元级私募去年四季度持有22只A股 合计持有市值5.6亿元

2022-02-23 21:02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宁

    本报记者 王宁

    近期,市场除了对私募年内业绩表现持以高度关注外,去年四季度的持仓情况也是主要焦点。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去年四季度有5家百亿元级私募持有了22只A股,合计持有市值5.6亿元,其中,有私募单只个股持有市值为2.3亿元,占比高达41.07%。同时,从持有市值和持股数量增减来看,呈现出市值下降和持股不变的特征。

    多位私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去年A股波动加大,但整体呈现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仍然明显,抓住新能源、大宗商品投资机会的私募依然取得了不错收益,但进入去年四季度,由于整体持仓较高、市场波动加剧,私募全年的收益大幅下降,表现最明显的阶段是去年12月份。

    去年四季度持有市值下降近7500万元

    私募持仓风格和数量通常作为其他类投资者的风向标,尤其是对于百亿私募来说,投资风格更会被市场高度关注。由于目前上市公司年报尚未全部发布,百亿私募整体持仓情况尚未揭晓。不过,记者通过第三方最新统计数据发现,去年四季度有5家私募持有22只个股,合计持有市值为5.6亿元。

    从单只个股被持股情况来看,方邦股份被持有市值最高,仅迎水投资便持有市值2.3亿元;其次是中泰化学、玄元投资在去年四季度被持有市值为1.8亿元。此外,*ST华塑、贵州茅台和五粮液3只个股被持有市值在1000万元至9000万元之间;其余个股被持有市值均在1000万元以下。

    从持股数量和所属板块来看,*ST华塑、中泰化学依然是被持股量最高的个股,分别被迎水投资和玄元投资持有2919万股、1904万股,其次是方邦股份,被迎水投资持有254万股,其余个股被持有的股数均在10万股以下。整体来看,被持有的22只个股,涵盖了新能源、白酒、医药、科技和银行等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四季度,5家百亿元级私募合计持有市值同比整体下降了近7500万元,但持股量同比则基本不变,显示了整体股价有不同程度的回调。

    汇鸿汇升投资首席投资官张辉告诉记者,去年百亿元级私募基本均实现正收益,但不同管理人业绩差异也比较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是否参与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成长板块,重仓持有这些领域的个股,并一定程度上进行获利了结的基金则实现较好收益。同时,在周期板块重仓持有,以及抓住碳中和对传统能源板块带来的结构性机会的基金,也取得了较好的回报,而布局偏价值和消费类的管理人业绩相对偏弱。

    今年一季度投资风格有所分化

    私募在去年四季度整体投资收益有所下降,部分百亿元级私募更是出现了负收益,在玄甲金融CEO林佳义看来,主要原因在于百亿元级私募在去年分化行情下,仓位在四季度出现分化特征,部分私募判断信贷会紧缩、提前降低仓位,并逢低缓慢加仓,业绩从而出现较大分化。“去年百亿元级私募在前三季度实现正收益的有八成左右,但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亏损加剧,量化私募、股票多头等策略都在其中,由于策略同质化,导致12月份收益亏损10%以上的私募不在少数。”

    进入2022年,A股出现下跌行情,风格上出现极致的高低估值切换,从板块来看,仅有受降息利好的银行股独涨,1月份月度涨幅为2.33%,但在成长风格上,由于美国通胀持续超预期创新高,引发市场更为谨慎的加息预期,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共振,前期涨幅靠前的板块出现了明显回调,军工、医药、传媒和新能源等行业跌幅居前,市场情绪非常低迷,从而引发私募的投资风格出现分歧。

    林佳义向记者表示,未来将聚焦低估值个股,尤其是具有自由现金流的头部企业,或者低估值、高增长的细分龙头企业。一方面在于信贷紧缩背景下,贴现值会提升,对高估值杀伤特别直接,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低估值预期差巨大的头部企业,反而会带来结构性补涨机会。

    张辉告诉记者,开年以来,由于A股市场开局迎来剧烈波动行情,多家百亿元级私募旗下产品跌幅更是超过了10%,仅有少数百亿元级私募业绩逆势上涨,尤其是管理期货类策略,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收益。对于接下来的布局,一季度投资方向会偏基建、金融等板块,预期在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后,市场可能逐渐转向成长风格板块。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记录的100家百亿元级私募1月份整体收益为-5.23%,其中,仅有10家百亿元级私募实现正收益(不包括零收益),占比仅为一成。同时,实现正收益的百亿元级私募中,管理期货私募数量为4家,股票多头和固收私募均有3家,最高收益为3.26%。收益为负的百亿元级私募中,48家1月份收益跌幅超过5%,其中,有16家收益跌幅超过10%,最低收益为-15.05%。

    有分析人士认为,年内以来地缘政治影响叠加疫情反复,能化板块和国际油价有所利好,而有色板块受在海内外供需错配的背景下持续上涨。整体来看,1月份商品市场趋势明显,CTA策略赚钱效应明显升温。量化和股票多头等策略排名垫底,月度收益均下跌超过5%。

(编辑 上官梦露)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