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周尚伃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局面被重点提及。据此,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专家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对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坐标和方向进行了解读。
面对促消费这一点,金巍表示,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中短期内,内需的释放已成必需,所以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推动消费回升”这部分,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被明确列入其中。报告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文化和旅游消费恢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且这种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亟待恢复更具有风向标意义。
报告指出,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金巍认为,在此困境之下,更需要改革精神,更要向制度改革要竞争力,这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的强烈信息。文化产业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二是,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三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同时,数字经济已经显现了其优越性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被提及。结合报告,就文化产业来说,金巍认为应重点关注两方面,包括“互联网+”战略下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积极参与“新基建”。
金巍表示,应该认识到,文化企业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正日益密切。应积极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另外,通过行使企业社会责任,也能够推动文化企业参与民生改善。这次疫情导致的特殊历史时期,一些文化企业需要救助,而社会事业也需要文化企业的积极参与,这种互为依存的生态需要通过各方的努力构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