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张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6%,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介绍,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二是养老服务供给资源不平衡,目前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精神文化服务;三是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专业人才短缺;四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李燕带来了《关于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及提高公共场所心肺复苏急救设施配备密度的建议》等议案。
李燕建议,加快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政策规定。
“当前我国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李燕认为,还应完善社区养老文体设施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此外,李燕建议,应拓宽养老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除了政府出资外,建议引入专业社会服务企业或组织参与运营,通过设施保障、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多层次、多途径、多渠道的投资发展体制。”李燕表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有偿服务、低偿服务。
李燕还建议,运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大数据和物联网支持下的‘智慧养老’,在提高照护效率、促进服务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龄人多存在记忆力下降、视听力衰退、手脚不灵活或者各种疾病隐患,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相结合,可实现远程看护,老年人也可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获取相应线上或线下服务。”李燕建议,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不断开发、优化适合老人居家养老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编辑 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