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最佳试验场,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贡献了75%的技术创新。”11月16日,在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3)”上,机工智库研究员黄伟东介绍,在基于300家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小企业重视创新,“织网”能力是创新的核心能力。但中小企业的“织网”能力存在三大难点:“一是织网能力不足,小企业难以接近大科学;二是织网动力不强,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创新定力;三是织网效果不佳,难以开展全产业链创新。”
解决中小企业创新难点需要“三力协同”: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多主体合作,增强外部环境支撑力;二是企业要加强创新能力诊断和对标,完善研发组织建设,加强开放合作等,提升创新内生力;三是服务机构要重点提升资源、要素、知识的连接力,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整合资源、成果转化和价值输出能力。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先进制造发展研究所所长陈琛在会议中提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规模达到全世界制造业规模的30%,部分行业竞争力已在全球实现领先,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标志性产品。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既面临来自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的风险挑战,也迎来全球价值分配体系在动荡中重构的战略机遇,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但产业链地位有待提高。
此外,陈琛还介绍,数字化力量在驱动价值链的加速解构和重构,在不断构成新的价值创造体系。“一方面,技术带来新产品、新工艺、新赛道;另一方面,数字化带来新型分工模式,促使效率大幅增加、成本大幅下降、柔性大幅增强、质量大幅提升。目前来看,数字化形成了三种形态,即基于产业集群的价值创造体系,基于链主企业的新价值体系,基于生态平台的新价值体系。制造企业要重视知识,构建知识驱动型价值系统构建,要重视数字化转型,因地制宜地规划数字化路径,不断融入向上的势能和新价值创造网络,在发现价值中创造价值,在网络连接中实现价值,持续创造并管理独特的‘无形资产’。”
(编辑 汪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