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张芗逸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通过制度建设打通项目和减排量申请渠道,积极稳妥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各项基础工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将于近期上线运行。
夏应显介绍,生态环境部已经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同时,从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有保障、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领域起步,首批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项目方法学,明确了市场优先支持领域。另外,搭建完成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提供登记、交易等服务,保障市场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针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建设进展情况,夏应显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截至2023年10月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碳价格维持在50元/吨-80元/吨左右,形成了符合中国当前实际的碳价。
对于气候投融资工作,夏应显介绍,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协作,与各试点地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推动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试点地方储备近2000个气候友好型项目,涉及资金近2万亿元;获得金融支持项目108个,授信总额545.6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