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5月20日,“坚定信心,高质量金融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求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财富管理是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求(刘钊/摄)
资本市场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天然适配性。吴晓求表示,“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也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可能有以更加创新的方式服务于科技型的企业,所以全面注册制改革将更好地服务于高科技企业。”
中国的资本市场需要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市场来配置金融资源。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将选择上市公司的权利以及上市公司的定价权交给市场,换言之就是重视企业的成长性。过去我们对上市公司的关注点主要是它的历史和今天。在注册制改革之后,上市公司的成长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让资本市场成为财富管理重要市场的一种改革机制,所以资本市场赋能实体经济,更多的还是关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吴晓求进一步阐释了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应该如何结合。他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革,让更多具有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主体,这样也能够推动产业升级迭代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二是资本市场改革赋能于实体经济,也是通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资产类型,因为未来的财富管理是人民群众非常重要的需求,金融体系如何为社会提供一种存量资产的增值保值管理变得尤为重要,这将依赖于资本市场。
在谈到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时,吴晓求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有三化,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其中市场化是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基础,资产质量很好且有足够的透明度,就能够为法治化和国际化奠定很好的基础。所以法治化、市场化是中国资本上迈向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要解决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化的问题,要着力于上市公司的制度改革、注册制改革的法律配套,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证券法》《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和违规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定等方面。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坚持透明度的原则、信息披露,这都是法治化的重要内容。一旦上市公司触犯了退市的条款,包括虚假信息披露,欺诈上市等等操纵市场的严重违法行为,都要严格执法,不能以任何理由去阻碍法律的执行。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