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五位专家建言稳增长:保持宽信用势头 推动有效投资

2022-08-09 00:2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包兴安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出台实施有力有效。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同时充分用好政策工具箱,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助力市场主体发展,稳住经济大盘。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5位专家认为,下一步宏观政策总体上将继续以积极扩大需求、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作为政策立足点和着力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且有明确的“抓手”。

    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

    “稳健”依然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央行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着力点在于加大信贷支持,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

    在伍超明看来,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上,三大“抓手”有望齐发力:一是政策性银行新增8000亿元信贷额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将对支持信用扩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二是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将继续做加法、加快使用,重点支持智能低碳、小微企业和经济薄弱领域;三是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有望边际宽松,通过因城施策适当打开一些政策工具箱,稳住房地产融资需求。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认为,下一步宏观政策总体上将继续以积极扩大需求、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作为政策立足点和着力点,政策将着眼于更大力度地扩大国内需求,更有效地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重点不在于加码短期政策,而在于优先保证存量政策靠前布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

    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坚持继续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前提下,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在加大修复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企业纾困方面,将运用更多的结构性工具进行精准、定向支持,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房地产行业、消费贷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对于接下来是否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上述分析人士均认为可能性较低。伍超明认为,受中美利差在较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倒挂状态、国内稳物价压力加大和需求不足制约货币宽松效果等因素的影响,预计短期内降息、降准的概率小。

    “考虑到通胀压力有可能在三四季度拾级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可能继续维持加息的基本政策立场,下半年全面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低,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有可能出现非对称下调,资金面宽松和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的‘量宽价平’态势可期。”庞溟说。

    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实效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切实加快退税进度。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已有2000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另外,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安排达3.65万亿元,截至6月底用于项目建设的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

    对于接下来财政政策可以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向将保持较高的连续性。其中,继上半年专项债、减税退税等措施全面发力后,下半年增量财政政策工具依然可期。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将延续5月份以来的复苏态势,上半年专项债发行3.41万亿元,进度远超往年水平,大量的资金将在下半年投入基建,对我国经济形成持续支撑。

    “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稳增长,通过政府积极加杠杆来弥补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扩张能力的不足,下半年在基建投资、保市场主体、保民生、促消费方面应保持较强的财政支出力度。”董忠云说。

    王青认为,在近期“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的定调下,下半年最多还可加发专项债约1.55万亿元,这将成为推动基建投资持续提速的关键保障。同时,这也有助于缓解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有可能同比下降的问题,保持宽信用势头,提振消费、投资信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接下来稳增长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将更加注重实效。也有可能会适当上调赤字水平,或不调整预算,增加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的发行,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推动有效投资,增加消费,更好扩大内需。

    陈雳表示,在促消费方面,消费券资金支持汽车消费,更大力度向购买新能源汽车倾斜,鼓励报废老旧汽车、更换新车,扩大购置新车的补贴范围,带动消费升级和增长。

    货币财政政策需协同发力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都有一个共识,即未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协调配合、共同发力,以发挥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伍超明认为,首先,要维持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支持财政低成本融资;其次,配合增量财政和准财政政策发力,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资金和金融工具,提供配套基建信贷资金。此外,稳住房地产融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防止地产风险向财政风险转移。

    庞溟表示,在与财政政策联动方面,货币政策应用足用够各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加快推动项目进度并尽快落地。

    王青认为,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充分协调,确保在财政政策力度加大过程中,市场流动性持续处于合理充裕水平,避免市场利率过快上升。这是撬动更多社会存量资源支持市场主体的基础。

    “在财政支出加大基建投入的同时,政策面还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王青表示,为此,产业政策要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充分挖掘REITs等市场机制在吸引金融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潜力。

    陈雳同样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公募REITs健康发展,这有利于存量资产的盘活以及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的产融结合,提升投资效率。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