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珊
见习记者 杨洁
“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是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分工意见》)敲定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2021年“余额”不足4天,作为年内持续推进的工作,上述措施也取得了新进展。例如,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各地方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开展全面修订,总体上推动清单事项在前版基础上进一步缩减。
在营商环境方面,国务院11月份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同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便捷市场主体准入和经营的重要举措,市场监管总局已建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央到地方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已取得良好的成效,特别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各要素领域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推出多项实质性改革措施。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我国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在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下,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其次,国际化营商环境继续改善,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平稳增长;第三,放宽市场准入试点推进,开放高地持续发挥政策先行优势,取得了营商环境改善的突破点,为未来推进放宽市场准入和负面清单缩减在更大区域范围的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明年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还应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下功夫。”刘向东认为,要进一步推进深度市场化,让市场机制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作用,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还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