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日前,一向被市场视为鸽派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突然展现了偏鹰派的一面。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0日,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时表示,鉴于目前美国通胀压力高企,讨论美联储是否应当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购债减码(Taper)将是“合适的”。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下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今年11月初,美联储宣布从11月晚些时候开始逐月削减购买资产规模150亿美元,包括1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5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果保持这一缩减购债速度不变,美联储将于明年6月份结束资产购买计划。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日,鲍威尔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又重申了此前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表态,即美联储决策者会在下次会议上讨论是否提前数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他还表示,缩减购债规模不一定会对市场造成破坏性影响,即使在缩债之后,美联储仍有高度宽松的政策,这意味着缩债是合适的。
加速Taper是更加趋于理智的判断
值得关注的是,鲍威尔放弃了此前对通胀是“暂时的”这个关键词表述,而是改口“通胀上升的风险已经增加”。
“鲍威尔此前对高企的通胀一直表示是暂时的,这种判断多少有些失误。在这两天的听证会上,鲍威尔推翻了‘通胀暂时论’并表示加速Taper是合适的,这种判断可能更加符合当下美国的真实情况”。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加速Taper可能是美联储更加趋向理智的判断。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也认为,鲍威尔对加速Taper的表态,不仅是趋向理智的判断,更是在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未来疫情不确定性加大,以及美国经济“高通胀+弱复苏”困境下,反复权衡作出的“缓兵之计”。
白雪向《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分析到,事实上,鲍威尔通过‘纠偏’对于通胀的态度,表达美联储对通胀风险更加重视,并向市场传递可能加速Taper的信号,其目的可能有两点:一是,通过作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表态,压制市场通胀预期,避免通胀预期过高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提前结束QE可为美联储争取更多政策观察的空间,而且不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太大冲击。在目前美联储面临政策两难之际,既需要宽松支持经济,又需要强化控制通胀,加速Taper无疑成为权衡后的最佳政策选择。
“松油门”不等于“踩刹车”
加速Taper是否意味着加息将提前?对此,前述两位分析师均持否定观点。
明明认为,正如鲍威尔此前所言,Taper和加息之间没有机械的联系,加息的门槛要远高于Taper。因此,即便Taper提前结束,目前也无法确定加息会提前。具体加息时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美国就业市场复苏的情况,尤其是就业参与率、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族裔群体的均衡复苏情况。当前,仍然维持首次加息会在2022年四季度的判断。
在白雪看来,放弃“暂时性通胀”措辞、加速Taper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就此转向大幅紧缩、加息提前到来”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政策误读,“松油门”不等于“踩刹车”。
“美联储认为通胀属于‘短期性质’、主要由供应问题引起。因此,加息无助于解决供应侧引发的高通胀问题。在疫情不断反复背景下,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收紧节奏仍将保持谨慎,即使加快缩债,主要目的也是留出政策缓冲空间,并不代表明年会提前或频繁加息”,白雪表示,在奥密克戎变异导致疫情反复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也不宜对美联储加息时点和频率作出过于激进的判断,甚至不排除未来疫情冲击严重情景下,美联储可能出现加息延后的情况。总体上看,未来疫情多变,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能见度较低,政策收紧进程会相机而定。
对我国金融市场外溢影响有限
需要注意到的是,无论美联储货币政策后期如何演变,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都相对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中就明确表态,“当前我国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与上轮相比有明显不同,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影响有限”。一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体量扩大,韧性更强;二是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三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对外部冲击的吸收能力增强;四是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更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并且,我国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设计,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外部冲击。
“鲍威尔在本轮Taper前的沟通做得非常到位,这也使得Taper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小,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效应基本可以忽略。”明明表示,“接下来即便Taper提前结束,鲍威尔同样也会选择充分地提前沟通,以最大程度减小对市场的冲击。在这种基础假设的判断下,我们认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效应总体可控,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白雪也认为,即便美联储加快Taper,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外溢效应也会比较有限。我国央行从2020年下半年就开始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节奏上明显早于美联储。而且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货币政策“收水”,我国央行已做了前瞻性安排。因此,无论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如何变化,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都将可控。尤其是对于A股市场而言,由于疫情期间我国央行也没有大放水,股市上涨幅度较小,因此相较被美联储放水大幅推涨的美股,政策收紧给A股市场造成的调整压力会比较有限。
(编辑 乔川川)
23:41 | 洞察半年报新动能|透过5G看见“未... |
23:41 | 牧原股份:推进智能化创新 提升养... |
23:41 | 丸美股份渠道转型成效显著 进一步... |
23:41 | 上半年优质新项目持续落地 旭升集... |
23:41 | 巨一科技:以技术创新支撑产品竞争... |
23:41 | 多家快递公司 8月份业务量、收入均... |
23:41 | 券商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机制 加... |
23:41 | 年内信托公司参与企业ABS发行规模... |
23:41 | 壮大买方机构力量 价值投资正当时|... |
23:41 | 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8个月保费收入齐... |
23:41 | 公司零距离·新经济 新动能|探寻联... |
23:41 | 上市公司路演新声|直击医药生物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