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7月19日,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出炉,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入围。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概念于2016年提出,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2021年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对于提升消费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中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上半年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7%,略有放缓。但可以确定的是,“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将不断攀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国际”是关键词。全球著名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共同特征在于集中了全球的品牌和当地的品牌。率先入围五座城市各有各的优势,已初步具备了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的条件和基础。未来能不能广泛聚集全球优质市场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必须要质量上得去,供应跟得上,要拿出一些真本事,才能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热潮。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消费”是又一关键词。国际消费中心应该是消费升级的新高地,要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将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培育国际消费中心还应突出“中心”,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的中心。
实践中,打造城市消费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方面仍需大步前行。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件”提升,加强战略谋划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增供给、补短板、优环境、强政策和有示范为重点,使其成为我国积极扩大和引领消费、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引擎和新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仅有五座城市。然而,国内已经掀起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热潮,多地将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接下来其他城市将有序跟进。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将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