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7月16日,备受瞩目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的2个交易日内,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为423.48万吨,累计成交额为2.17亿元。
在资本市场,多家上市公司被投资者问及“碳交易”“碳市场”对公司带来何种影响。记者梳理沪深交易所投资者互动平台发现,除了首批纳入的发电企业,其他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亦纷纷表态已在“备战”。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及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清洁能源、碳汇类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支持性政策,通过出售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或助力传统企业减排,迎来发展良机;对于高排放企业而言,部分具有减碳能力优势的企业,在满足履约的条件下,能够获得富余碳配额,有望通过出售多余的碳配额来增厚利润。
激励企业加速低碳转型
全国碳市场开启后,首批纳入2000多家发电企业。今年6月份,永泰能源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所属在运电力企业均被纳入碳市场交易。公司所属电力企业装机容量大、技术参数高,所有在运火电机组均实现了超低排放,达到目前国内发电机组先进排放指标水平,在碳交易中竞争优势明显,并将通过碳交易提高公司收益。
“发电企业首批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行业将迎来低碳转型。随着碳配额逐年收紧,低碳转型较慢的企业将向转型成功的企业购买碳配额,而低碳转型良好的电力企业有望获得超额利润。”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仅纳入电力行业,配额发放方法为基准法。根据这一方法,单位发电量排放二氧化碳量低于行业标准的电力企业将会有多余配额,可以通过出售配额受益。”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张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被纳入重点减排行业的上市公司,如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公司,后续可能迎来相关行业减排路线政策规划。相关政策可能会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利好减排更好的龙头企业。
“发电行业在全国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国家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预计‘十四五’期间将纳入八大高排放行业,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现在的超过40亿吨上升至80亿吨左右。”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总经理杨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开启以及未来行业覆盖范围的扩大,传统高排放行业的相关企业面临碳配额约束,部分具有减碳能力优势的企业,通过提前布局低碳技术,实施能效提升、技术攻关、工艺改善,在满足履约的条件下,能够获得富余碳配额,从而带来碳收益。具备低碳能力优势的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将能够“借力”全国碳市场,获取碳收益,从而形成对企业减碳的正向激励作用。
清洁能源等三类企业望受益
除了具备低碳能力的高排放企业,市场人士认为,清洁能源企业和碳汇相关企业,有望直接受益自愿核证机制的推广,而助力传统企业减排公司将受益于“双碳目标”下对减排需求的增长,上述三类公司有望受益。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另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显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境内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吸附或者减少。前款所指项目的实施单位可以申请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对其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削减排放量进行核证。
“CCER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效补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有望迎来修订,相关项目将重新开启申请审核。”杨宇表示,碳汇、可再生能源相关企业将受益于核证自愿减排机制的推广,通过将核准后的碳减排量参与CCER交易而获得额外收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重估。
“可通过出售CCER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风电、光伏、水电发电行业,垃圾焚烧发电、湿垃圾沼气处理等环保行业。根据此前测算,对于风电、光伏、水电、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通过出售CCER可提供3%-8%收入弹性。”张夏表示,此外,助力传统企业减排的公司,将受益于“双碳目标”下对减排需求的爆发。
“碳捕捉、碳汇相关的公司也较为受益,它们将获得较多的碳汇,进而增厚利润。”陈雳表示,如拥有林业碳汇的企业,此前可能是依靠出售木材来实现盈利,但随着林业碳汇的逐步建立和上线,而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企业能够以此赚来的碳汇,加以出售实现盈利;而碳捕捉的相关公司,主要是通过回收二氧化碳,反应制作成工业用品(甲醇、干冰等),进而实现碳减排,得到碳汇,实现超额利润。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