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许伟
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就交易场所、交易方式、交易时段、交易账户等事项进行明确。这意味着,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已就绪,全国性的碳市场启动在即。《证券日报》记者于近日专访了安永亚太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主管、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探讨了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前景。
李菁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碳市场交易规则借鉴了成熟金融产品的交易规则,对碳价的波动范围进行了合理的约束,采用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相信全国碳交易将在各种制度的保障下有序进行。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各交易主体将积极参与碳市场之中,碳市场将反映碳配额的公允价值。
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建立前,我国已经进行了此前的区域性的市场试点。区域性市场的运行,有哪些经验值得参考和学习?对此,李菁认为,区域性试点市场的经验表明碳市场作为一种灵活的市场机制,一方面更容易吸引排放企业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各交易主体参与碳交易提供了有效途径。
她提到,中国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四川和福建9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各试点碳交易体系在过去七年间运行良好,碳排放报告核查、配额分配、交易、履约等工作有序开展。碳市场对数据准确性的严格要求对各试点省市能源、碳统计体系的搭建和企业能源、碳管理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好的倒逼作用,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型有价资产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北京为例,北京已初步建立了“制度完善、市场规范、交易活跃、监管严格”的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并有效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了节能减排,“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23%,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成为全国碳强度最低的省级地区。
本次在全国碳市场交易的碳排放权其实质是“碳配额”,碳排放权的另一种技术路径是“碳积分”。后者在汽车行业开始落地。这两种技术路径的思路有什么异同?碳积分未来是否适合在类似的公开市场交易?
李菁首先对碳积分的概念进行了明晰。她指出,2018年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随后2020年6月15日,监管部门又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根据管理办法,汽车行业采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CAFC)、企业新能源乘用车汽车积分(NEV)双积分并行管理方案,两种积分独立核算,但可以单向抵消。CAFC积分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汽车产业的燃油消耗,重点是车辆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与增效。NEV积分管理的方式是通过给车企设定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的强制要求,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补贴退坡后能够可持续发展,进而助力国家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
李菁表示,CAFC与NEV车辆使用阶段的低碳、节能与增效有关,并不涉及车辆生产制造环节。2021年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2021年发电行业可能将率先启动上线交易,“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全国碳市场。从碳市场建设角度而言,现阶段逐步构建跨环节、跨产业的全国性碳配额交易市场,对于汽车行业,既可管理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又能同时管理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碳排放,关注点远不仅限于车辆使用阶段,涵盖了节能、减排和增效等多重目标,碳配额交易的最终目标则是实现全社会整体的低碳化。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CAFC积分及NEV积分具有行业特性,不适合在类似的公开市场交易。”李菁如是总结。
(编辑 崔漫 白宝玉)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