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公布 促进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创新

2020-07-08 19:50  来源:证券日报网 苏诗钰

    本报记者 苏诗钰

    7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和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20﹞1066号,简称《通知》),公布2020年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7月8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完善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对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扩展了生鲜食品、药品等特殊物品的物流半径,让更多消费者能获得全世界范围的冷鲜物品,提升冷链物流设施和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有助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提升农产品供需对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冷链物流是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且其重要性越来越高。与传统物流产业相比,冷链物流具有技术高、投资高、操作复杂等特点,并且,众所周知物流也很强调运营、协调,冷链物流更是如此。因此,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际上就是在优化运营,提高协调能力,通过17个基地的建设,织成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拼好物流业重要的一块拼图。

    从所在地区来看,这些名单中包括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通知》要求,入选2020年度建设名单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既要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改造,促进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又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实际先行先试,为以后年度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探索经验,同时重点从能力提升、资源整合、互联互通、规范发展、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冷链物流依托固定冷库、移动冷车、商用冷柜、家用冰箱等设备,实现货物从产地到用户,或从预冷地到用户的全程低温保存与运输,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对于食品类货物,冷链运输可在较好得维持产品口感的情况下,实现更长距离的食品运输与更长的食品保质期要求,我国冷藏半挂车远期市场空间有望达400亿元。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国家在大力支持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融资渠道,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占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加速升级,特别是对于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电商平台的生鲜领域销量也是屡创新高。

    据中物联冷链委测算分析,2019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预计达到2.352亿吨,比2018年增长4653万吨,同比增长24.65%。2019年预计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为6.1万亿元,比2018年同比增长27.08%。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预计达到3391.2亿元,比2018年增长505.2亿元,同比增长17.60%。2019年预计全国冷库总量将达到6052.5万吨(折合1.51亿立方米),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6%。

    徐光瑞表示,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对于物流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匹配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形成,更好落实形成强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战略;二是可以有效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因为在物流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占比超过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三是有利于加快补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从根本上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

    在支持冷链物流发展方面,徐光瑞表示,疫情条件下,支持物流业快速发展,政策上需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全力支持物流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特别是要关注中小微物流企业的复工进度和复产水平;二是继续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降低物流相关行业收费负担,包括阶段性下浮或减免货运杂费等各项费用;三是加快健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流法规体系、保障体制机制、联动响应机制以及应急储备体系和信息系统等亟待健全;四是加快培育现代供应链,加快形成新动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实现产品研发设计、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

    盘和林告诉记者,一方面是支持性政策,可以相应给予冷链物流企业一些税收减免,要明确补助条件,通过减税来促进行业的升级转型,要让减的钱流向研发,流向人才,帮助行业内头部企业或是有创新精神企业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当然,建设冷链物流基地也属于支持性政策,基地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向性,为物流行业发展,特别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打通了一定的道路。

(编辑 李波 孙倩)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