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专项债助力社融超预期结构性问题仍存

2019-07-13 05: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2日,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66万亿低于预期,结构上仍以居民按揭贷款为主;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26万亿超出预期,主要是专项债发行增加带动明显。

    当日海关总署还发布了外贸数据。从市场反馈来看,15时进出口数据公布后,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扩大;16时金融数据公布后,现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有所收窄,但短暂回升后继续下行,显示对经济下行有所担忧。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6月的金融数据在总量层面并不弱,和5月数据反映出来的信息(融资需求不弱)基本一致,但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疲弱、社融部分非标融资存在趋势性下滑的风险。

    “同业刚兑信仰的打破,引发同业收缩,逐步向实体传导。专项债发行错峰、非标到期压力上升等,也可能影响社融节奏。社融存量增速或在3季度前后见顶,随后进入缓慢回落通道。”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6月存量社融增速10.9%,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也是今年增速的峰值。

    企业中长期贷款疲弱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同比多增6440亿元。具体到月度来看,6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66万亿,年内新增规模仅次于1月,主要因为银行季末冲贷款。

    从结构来看,6月信贷主要是按揭贷款。数据显示,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接近5000亿(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约占全部新增信贷的三成,是占比最大的一项。

    从今年数据看,二季度以来各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均超过企业中长期贷款(该类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显示住房信贷需求仍然较强,但企业中长期投资需求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6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2667亿年内第二高。上半年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万亿,这一规模已超越楼市火爆时的2017年同期,仅次于2018年同期,不排除有部分短贷作为首付流入房地产市场。

    西南地区某股份行省分行人士表示,按揭贷款条件比较严格,所以投放速度不如条件较为宽松的个人消费贷款,最近消费贷投放规模还不错。但消费贷到底流向哪里并不好把控,部分挪去购房也有可能。

    “6月信贷需求较5月有所恢复但仍不及同期,信用扩张仍不足。6月人民币贷款增速同比下降,企业部门中长期信贷继续下滑,仅短期信贷回升较为明显。”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经济活力不足叠加外部压力使得企业投资意愿减弱,预计后续企业长期融资需求难以迅速上抬。”

    同比来看,6月新增信贷少增近1800亿,主因是对非银机构信贷及票据融资的下行。其中,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相比去年同期减少近2000亿。

    华泰宏观团队认为,受5月底风险事件的影响,银行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明显减少,由此带动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1809亿元。同时由于流动性分化、部分机构流动性紧张,票据融资同样受到负面冲击。

    非标修复停止

    社融方面,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6万亿元,同比多增近8000亿,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因为专项债发行增加。

    数据显示,社融口径下的专项债规模为3579.29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560.28亿。今年专项债新政提出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力争今年9月底前发行完毕,政策效果得以显现。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1.38万亿,占全年限额的65%。按此计算,还剩余7700亿额度待发行,7-9月月均发行规模为2566亿,低于6月份的规模。且去年三季度专项债大规模发行,今年三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将可能出现下降。

    非标方面,6月委托贷款减少82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11亿元,整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同比而言,今年6月非标融资较去年同期少减4791亿。

    华泰宏观团队认为,非标融资继续同比少减,体现去年低基数影响及政策边际缓和,近期信用债融资意愿降低也使得部分企业转向非标融资。

    拉长时间看,自去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以来,非标融资持续负增长,一定程度上带动基建投资增速下滑。不过央行行长易纲去年12月底在清华公开讲座上表示“影子银行是必要补充”后,非标融资有所恢复,今年3月份首次出现正值。

    不过这只是“昙花一现”,今年4月份转为负值,4、5月份大约在-1420亿左右,6月份扩大为-2123亿。分项看,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跌幅加深,主要因为利用票据与结构化存款套利的行为由于监管的介入而趋于减少,银行开票更为慎重。

    委托贷款由于监管要求一直没有松动,在上一波修复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此次依然维持了过往的收缩力度。信托贷款较5月环比改善,小幅增长14亿。近期部分信托机构被监管部门要求限制房地产信托产品规模,预计后续信托融资难以回升。

    李奇霖认为,未来社融的总量与结构俱佳,至少需要看到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加码与政策基调的变化。但考虑到去杠杆的大局,房地产的景气度下滑与财政的空间逼仄,结构上的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信用收缩与分层的现象可能会卷土重来。

    明明称,从后续货币政策的角度说,央行目前政策行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总体呈现出一种偏中性观望的态度,不应过度预期整体级别的大幅宽松。

  • 相关资讯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