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人民银行如期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1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人民币,6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人民币,中标利率分别为2.80%和2.82%。
这是自央行在香港创设离岸央票以来的第四次发行。与前三次不同,本次是央行首次在香港发行1个月期和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而此前均发行的是3个月期和1年期品种,且本次总发行规模比前三次的200亿元有所增加。央行方面表示,1个月期和6个月期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成功发行,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有分析指出,此次央票发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而非以稳定汇率为主。
香港一外汇交易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期汇率走势比较平稳,稳汇率压力有所缓解,此时发行离岸央票更多的是出于完善收益率曲线角度考虑,而非简单的抽离流动性“吊打”人民币空头。
本次发行300亿元离岸央票,全场投标总量超过850亿元,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各类机构。相比于5月中旬发行的第三次离岸央票,全场投标总量有所下降。
上述交易员分析称,1月期和6月期的中标利率水平均低于当天同期限的人民币离岸拆借利率,而第三次发行时中标利率水平接近当天市场拆借利率,中标利率低与投标量少有一定关系。
“如果同业拆借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对金融机构来说,投标离岸央票的动力也会相应下降。”该交易员称,5月中旬和此次的发行,品种覆盖了一年期以内的主要关键期限,利于进一步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短期收益率曲线,但对离岸市场来说,中长期利率曲线不完善、市场流动性差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离岸央票若要完善收益率曲线,也要考虑中长期曲线的构建。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就曾表示,央行可以利用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在香港招标发行央票,此举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债券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同时,央票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后也可用以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