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对GDP拉动显著扩大
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净出口和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65.1%、22.8%和12.1%,分别拉动GDP增长4.17、1.46和0.77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分别下降0.43、提升0.96和下降0.53个百分点,外需拉动完全对冲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的下降。正是外需的大幅转正,使得一季度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998年以来最高,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991年以来最低。
首先,分析净出口。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7.0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7%,这一增速较去年全年下降6个百分点。出口3.77万亿元,增长6.7%,较去年全年下降0.4个百分点;进口3.24万亿元,增长0.3%,较去年全年大降12.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5296.7亿元,扩大75.2%。
出口增速大体符合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外贸形势,贸易顺差的扩大,主要是进口低迷。进出口的这一变化,在3月份尤其显著。一季度的商品贸易顺差同比扩大,主要来自3月份的意外扩大,前两个月顺差同比还有所收窄。
再从结构上分析进口情况。一季度,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微降0.7%,去年则是大幅增长。其中,进口铁矿砂、煤和大豆在数量上同比分别减少3.5%、1.8%和14.4%。非大宗商品(包括资本品和消费品,汽车除外,美元计价)进口金额同比下降6.2%,比去年下降幅度更大。正是由于进口金额及数量下降,推高了贸易顺差,进口的下降也印证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的乏力。
外需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我国长期以来是服务贸易逆差,且持续扩大,不过今年以来,应该有所收窄,这样两方面合计就导致外需对GDP拉动的显著扩大。
其次,分析消费情况。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90亿元,名义和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8.3%和6.9%,名义增速较去年全年回落0.68个百分点,但实际增速与去年全年持平。3月份当月社零名义和实际同比分别增长8.7%和6.67%,增速较前两个月分别提升0.5个和回落0.4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疲弱也可以从其他几个角度看出端倪。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名义增长仅8.5%,首次低于10%,增速较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速多回落0.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电影票房收入仅185.97亿元,同比下滑8%。
全国居民消费增速放缓,主要是城镇居民消费增速放缓。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160元,名义增长6.1%,实际增长仅有4.1%;农村居民消费尚可,人均消费支出3525元,名义增长8.7%,实际增长6.8%,跑赢GDP增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速较低源于收入增速较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7.9%和5.9%。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好,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8.8%和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较上季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口径的统计中既包含对居民部门的零售,也包含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零售,但不包含除餐饮类之外的服务性消费。因此,综合考虑社零增速和居民消费支出增速,说明企业和政府部门实物商品消费零售增速小幅提升。这应该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说明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增加基建方面的投资,对全口径的最终消费也有贡献。
最后,分析资本形成情况。今年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0.77个百分点,较去年四季度下降0.53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1871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比前两个月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0.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61%,创2017年三季度以来新高。
据了解,今年以来的投资数据已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结果,对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此次公布的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固定资产投资是“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且口径进行了调整,将相关数据合并来看,被剔除部分投资应该是负增长。再结合资本形成对GDP增长贡献的大幅降低,当前公布的固定投资增速应该是明显偏高。
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铁路、公路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1.0%、10.5%和11.8%,均较前值有明显回升。尽管去年初以来,不再公布铁路、公路投资的绝对金额,但是利用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能够测算出本期的绝对金额,因为这两个项目的统计口径应该没有变化,所以这种测算出的金额应该误差不大。就此,笔者测算出的不包括铁路、公路和房地产的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有4.07%。如果进一步考虑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不包括铁路、公路和房地产在内的资本形成对GDP拉动为零或者是负的百分点。相关刺激政策,确实拉动了铁路、公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同时,分析供给端的情况,以及供给端为何能够实现较快增速。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6.1%和7.0%,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下降0.8、上升0.3和下降0.4个百分点,由此来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持平于去年四季度,离不开第二产业增速的加快。
综合需求端和供给端来看,供给端尽管稳定增长,在内需低迷的情况下,是靠需求端的外需来支撑。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是今年一季度增长好于预期的重要因素。
经济仍存下行压力
可以判断,当前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难言经济已经触底,尚无法得出触底回升的判断。难言经济已经触底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需拉动不可持续。从历史数据看,2008年以来,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均没有超过1个百分点的,也没有连续两个季度维持在1个百分点之上。一季度,外需对GDP拉动的提升,主要进口低迷所致,我国出口增速并未显著提高。尽管当前我国进口低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贸易顺差增幅过大,可能会出现阻碍甚至反制。
从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看,刺激政策的效果似乎还未显现,当然刺激政策发挥作用需要时间(即存在时滞),尤其是财政政策方面。一季度,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62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较前值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5.4个百分点。当期财政支出与收入相抵,出现赤字4973亿元,而去年同期赤字仅451亿元。考虑到今年财政赤字安排,留给未来三个季度的额度为22627亿元,相比去年后三季度可用的赤字额度23349亿元反而有所减少。
个税减税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仍有待观察。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减税为1686亿元,根据过往一季度个税收入占全年的30%测算,今年个税全年减税预计将在5620亿元左右。即使这部分因减税增加的个人收入全面用于消费,相对于今年将达37万亿元居民全部消费支出来看,也只有1.5%,即最多拉动个人名义增速1.5个百分点。
在固定投资方面,应该继续保持定力。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57万亿元,与当年GDP总量90.03万亿相比,占比超过了70%,即使按照投资率(资本形成率)测算,去年资本形成也在40万亿元左右。投资部分在GDP中占比太高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工业化阶段已经过去,经济增速进入到中低速阶段,自身对投资的需求也必然相对降低,更何况在经济中占比仍然处于绝对地位的传统产业,产能仍然过剩,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因此投资增速回落甚至负增长不可避免。
基建及其他相关政府投资,不应该简单地以稳投资为目标、为投资而投资,还是应该侧重于“瓶颈”之处,立足长远发展需要。尽管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就业状况良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从诸多指标看,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但是就业状况依然稳定,只要就业稳定就无需对增速回落过度担忧。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必要的速度,但是更应该兼顾质量,防止过度逆周期调控以及造成政府部门过度加杠杆。
经济增长韧性十足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转向内需尤其是消费拉动为主。2011年以来,我国消费率触底回升,最终消费(GDP支出法核算法)超越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相比投资和出口,消费是一个极为平稳的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主要实行高投资和外向型战略,消费增速相对较低。高投资和外向型战略,是很多后发国家实现追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模式,我国经济起飞也毫无例外地采用了这一模式,但是无法和不可能长期采用这一增长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必然转向消费为主的发展模式。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实现升级并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去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居民消费增长稳健并正在稳步实现消费升级。2018年,我国零售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大国。尤为重要的,由于我国市场规模大,更容易取得规模效应,因此相对其他国家,在消费成为主引擎时,更能使经济维持较高增速。
尽管我国经济增长不再过度依赖外需,但是由于我国具有的出口优势将长期保持,外需仍将是拉动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工业体系完备,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如此完备的工业体,在国际竞争力中,这就意味着拥有别国不可能具有的成本优势,不是其他国家能够轻易取代和超越的。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已今非昔比,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广阔国内市场和国际竞争力的、回旋余地更大、充满韧性的大国经济体。随着贯彻新发展理念,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内在动能会更加充足和强劲。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增速好于预期。一方面,应该看到短期内经济之所以好于预期,主要来自外需的意外大幅拉动,内生动力不足,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立足长远看,国内市场广阔且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消费已经并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而且我国产业完整、工业配套齐全,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将持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这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具有良好的韧性,有条件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23:12 | 刚刚,北京跟进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
22:42 |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9月PMI... |
17:55 | 赤子城科技正式加入沙特RHQ计划 加... |
17:52 | 贝壳找房西安站与所有经纪品牌联合... |
17:49 | 湖南博物院铜官窑馆开工 新华联铜... |
17:23 | 瑞幸咖啡轻乳茶系列获“2024品质消... |
17:09 | 瑜欣电子:子公司浙江平瑞增资已完... |
17:08 | 好太太: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 |
17:08 | 共同药业:董事会换届选举 |
17:07 | 菲林格尔: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政... |
17:07 | 常青科技:拟向全资子公司常青树泰... |
17:06 | 药康生物:累计回购股份1521975股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