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李雯珊
智能座舱已经成为提高整车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少行业巨头都开始积极布局该赛道。12月22日,广汽集团联合宸境科技、爱奇艺奇遇VR发布两项座舱技术,即高性能沉浸式汽车座舱ADiGO PARK元宇宙及高品质全场景声音交互生态ADiGO SOUND原景声,两项技术皆为业内首发。
“智能座舱是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场景应用单元,是用户体验最直观的车内科技。这两项行业首发的技术代表了广汽集团在‘人机共驾’时代对智能座舱进化方向的最新思考和探索。”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在发布会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人机交互是未来趋势
国联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贺朝晖认为,智能座舱先于智能驾驶实现大规模落地;从供应端来看,主机厂聚焦座舱差异化竞争,座舱成为新的流量入口,主机厂盈利模式丰富;从需求端来看,座舱科技成为重要的购车因素;消费者对于舒适性和娱乐性需求提升;多交互产品与功能可以提升行车安全性。
从市场方面来看,智能座舱已经成为不少汽车与科技的巨头都在抢占“登陆”的领域。在整车领域,有不少整车厂类似于广汽集团联合产业链中的相关龙头公司解锁智能座舱体验。
“在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和‘网联化’上最为积极。例如,广汽埃安、蔚来,小鹏,理想等都将智能座舱作为重要卖点进行宣传,对于传统汽车,智能座舱基本上很难成为宣传卖点。”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智能手机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为智能座舱的演进提供了参照。目前来看,更加主动、灵敏、情感化的“类人”交互模式,是智能座舱在很长一段发展周期内的里程碑式目标。
“总体来说,在现阶段智能座舱往往可以用两个关键词进行形容,一是人机交互,二是第三空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汽战略院副院长战静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认为,在智慧出行时代,智能座舱是几乎所有车辆功能人机交互的节点,对于用户的体验也更加重要。同时,在新一代互联网汽车集团军里,中国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智能座舱领域。
“未来的人机交互将运用指纹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唇语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实现对车辆的控制。由此可见,人机交互将成为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上述国联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
跨界合作已成为常态
国联证券预测,智能座舱硬件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达到传统座舱的3至5倍,国内智能座舱市场在2021-2026年间增量规模有望达千亿元。实际上,除了整车厂在推动智能座舱的发展之外,不少科技与互联网巨头也相继进入到智能座舱的赛道。
战静静表示,在汽车智能座舱的新趋势中,消费者需求是明确的,获得的体验感是真实的。从消费电子领域传导迭代过来的新技术也在迅速和传统汽车电子融合,产业的跨界整合和合作已经成为常态。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时代会更开放,过去传统的汽车产业是相对封闭的链式供应链,新的产业生态中有各种跨界整合的方式。
华为、百度、腾讯、阿里也相继逐鹿智能座舱赛道。前不久,华为终端BG智慧出行软件部部长季神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华为终端软件十几年投入,技术持续积累,加上华为对于汽车行业变革的洞察,对于用户全场景出行的理解,最终打造了鸿蒙座舱领先于行业的创新和体验。”
在国内,车机系统发展也较为迅速。华为与小康赛力斯合作推出的AITO汽车,提供了从外观设计到智能座舱、鸿蒙生态等的技术及服务。百度通过股权合作,今年6月8日与吉利合资成立的吉度汽车发布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腾讯则通过C端应用叠加内容生态,打造智能座舱商业逻辑。腾讯车联总经理王万曾地表示,“对车最理解、对驾驶体验最关注的,一定是车企。腾讯的角色是提供数字化助手、工具箱。”
阿里则是利用云计算赋能下的平台化OS,此前,阿里和上汽合资的斑马智行发布AliOS智能驾驶系统内核,目的是通过车机操作系统实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软件的融合。
与此同时,智能座舱也带动相关次级供应商兴起,据天眼查APP查询,与智能座舱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超400个,赛道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编辑 才山丹)
23:12 | 刚刚,北京跟进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 |
22:42 |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9月PMI... |
17:55 | 赤子城科技正式加入沙特RHQ计划 加... |
17:52 | 贝壳找房西安站与所有经纪品牌联合... |
17:49 | 湖南博物院铜官窑馆开工 新华联铜... |
17:23 | 瑞幸咖啡轻乳茶系列获“2024品质消... |
17:09 | 瑜欣电子:子公司浙江平瑞增资已完... |
17:08 | 好太太: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 |
17:08 | 共同药业:董事会换届选举 |
17:07 | 菲林格尔: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政... |
17:07 | 常青科技:拟向全资子公司常青树泰... |
17:06 | 药康生物:累计回购股份1521975股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