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见习记者 杨洁
从农田到餐桌,从枝头鲜到舌尖,守护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千亿级冷链物流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介绍,国务院办公厅12月12日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对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作出全方位、系统性部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加快,特别是对生鲜的高品质消费要求逐步提升,在鼓励节约粮食的情况下,急需减少物流运输中的损耗和餐桌上的浪费,即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扩大高品质市场供给,这进一步催生了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在市场需求和有利政策双重支撑推动下,冷链物流实现了快速发展。”张江波介绍,据有关方面统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冷库容量、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速分别超过10%和20%。截至去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冷库容量约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超过28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2.4倍、2倍和2.6倍左右。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3日,我国冷链物流相关企业数量超3.6万家,近5年保持着30%以上年增速稳步上升。今年以来,我国今年新增冷链物流相关企业4600余家。
数据显示,从企业注册资本来看,五成以上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73.4%的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从企业类型来看,59.2%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冷链物流相关企业数量排名第一,拥有近7000家企业;湖南、山东分别位居二、三位,企业数量分别为3900余家、3100余家。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昱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冷链物流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推动中西部发展,改善民生、发展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高度关联。目前,我国的综合冷链流通率不到50%,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冷链企业有望借助本次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逐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质企业。
“到2025年,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形成国家层面的骨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撑构建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助力打造‘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张江波说。
张江波同时表示,围绕支撑构建“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综合考虑农产品生产、流通空间格局、大型消费市场以及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区域分布,依托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选择100个左右城市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开展基地建设,推动提高农产品产运销一体化运作、全程“不断链”水平,带动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运行水平。《方案》近期将印发实施,将据此抓紧开展“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基地申报评审工作。
在刘向东看来,加大冷链物流网络的投资力度,带动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全面促进消费实现供需高水平衔接具有重要推动价值,也有助于各地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应鼓励使用绿色节能装备,淘汰高排放冷链车等,鼓励应用移动冷库、智慧冷链自动售卖机、冷链自提柜等,推动冷链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转型。”陈昱成说。
对于如何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刘向东给出多方面建议:首先,要在基础设施网络上加大投入,在市场运行和行业监管等方面补齐制度漏洞,推动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建设更高质量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其次,鼓励使用数字化等新技术对冷链物流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冷链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标准、统计、检验检测检疫、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支撑体系,更大地发挥冷链物流系统在实施乡村振兴、食品安全战略和建设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编辑 白宝玉)
12:24 | 上交所与三大石油石化集团联合举办... |
12:22 | 复洁环保增资控股普霖科技 节能装... |
11:09 | 主业回暖副业成长 湘佳股份拟分派... |
11:03 | 光伏制造新标发布 金科环境助力光... |
10:42 | 平安养老险董事长甘为民:20年来公... |
10:39 | 今年前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 |
10:35 | 第三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高峰论... |
10:32 | 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暨“百场助农... |
09:25 | 陆金所控股:任命朱培卿等担任董事 |
09:20 | 中国人保举办巨灾保险论坛暨巨灾风... |
00:05 | 东方电缆:海陆业务齐头并进频获大... |
00:05 | 多公司闲置土地被收储 持续盘活存...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