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立良 见习记者 郭冀川
自科创板、创业板依次推行注册制后,医疗器械企业开启了上市潮,2019年、2020年分别有16家、21家医疗器械企业上市,较以往平均每年5家左右的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医疗器械作为注册制改革受益最大的板块之一,也成为资本近年来热衷投资的领域。
进入2021年,医疗器械企业IPO进程进一步提速,随着威高骨科于6月30日登陆科创板,2021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数量达到21家,与2020年全年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数量持平。
据众成医械研究院统计,2021年1-6月,共有21家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上市,其中科创板15家、港股5家、创业板1家,科创板成为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的首选板块,占今年上半年上市医疗器械企业的71%。从主营业务上看,有11家为体外诊断领域,6家为高值耗材领域,3家医用医疗设备领域,1家低值耗材领域。体外诊断与高值耗材的企业上市数,占上半年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数的81%。
众成医械研究院研究员杨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国家政策支持,科创板、创业板依次实行注册制,港交所制度改革,疫情刺激市场需求猛增等均是推动医疗器械上市浪潮高涨的因素。
杨雳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情况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97-2008年为起步探索期,每年上市数量为1-2家,这一阶段医疗器械行业的关注度远低于药品行业;2009-2016年为稳步成长期,每年上市数量在5家左右,这一阶段医疗器械行业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逐渐规范化发展;2017年至今为蓬勃发展期,医疗器械企业上市速度明显加快,每年上市数量已上升至两位数。”
杨雳介绍,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主要利好科技创新型企业,随着国内创新医疗器械审批通道开通和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等重磅政策持续加码,以心血管支架、骨科耗材等为代表的国产高端产品实现快速迭代,高值耗材、高端体外诊断等领域逐渐崛起。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院长姜天骄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以体外诊断行业为例,它是技术壁垒比较高的领域,行业内公司往往是从代理国外产品起步,一步步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因此更符合科创板的定位。这类企业不断通过新产品研发,甚至向上游原材料的抗原、抗体领域延伸技术半径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今年上市的体外诊断企业其技术壁垒相较过去已有明显的提升。
姜天骄说:“医疗器械上市热也进一步影响了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热情,6月份体外诊断领域全球有20起融资事件,其中16起融资来自国内企业。医疗器械这个赛道已经成为资本重点关注方向,因为二级市场有通畅的退出渠道,所以一级市场的投融额度与规模也在进一步增长。”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