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虽然“快递下乡”工程2014年就已启动,但近两年才开始被频繁提及。尤其是今年,关于“2025年前实现村村通快递”、“快递进村”等提法在多个会议和场合都被重点强调,还有很多当地政府已把“快递进村”写进2021年要务中。
为何“快递进村”工程在这两年进入发展快车道?先看一组数据。2020年乡镇快递业务量达300亿件,占全国总量的35.99%,预计今年乡镇快递量将占总量的四成,达到400亿件。此外,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网购人数达7亿人,其中农村网购人数达2.5亿人。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农村新零售的崛起。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以及新崛起的社区团购平台,都新增了“农鲜直采”的业务,农产品出村进城已是大势所趋。在城市居民对农村新鲜农产品的旺盛需求推动下,农村居民规模化生产也有了更大的动力,从而加大了他们大量采购生产工具、物资的需求。
不少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大棚农膜、畜牧用品、农用机械等,都会通过电商平台采购。淘宝官方曾透露,过去一年,农民在平台上购买农资商品总额高达百亿元;淘宝平台上也有近5万个农资卖家,每年提供超过1800万种农资产品。数据显示,淘宝农资用品买家,56%来自六线以下的县域乡村,河南、四川、云南、广西、山东都是采购大省。
应该说,在有核心农产品产区以及电商业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快递物流体系相对完善,但不容忽视的是,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却面临快递市场迟迟无法打开的局面。曾有快递业务员表示,自己有一段时间跑过乡村业务,总体感觉快递网点之间的距离很长,车辆的空载率很高,下乡的车辆没法满载回来,尤其在云贵地区的村落,山路多耗时长,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收件少、派件多,派件成本远高于收件收益,企业自然不愿意进村。
作为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快递物流体系的完善意义重大。要想打通乡村快递“最后一公里”,当前可行的办法主要有三个。第一,市场化共同配送为快递物流降本提效,共同配送能对当地快递企业进行系统、管理、服务标准的统一,也就不会出现收不到派费的情况,也解决了二次收费的问题。第二,推动商流与物流结合,即推动乡镇或村级快递共配站点中的线上电商、社区团购和线下快递超市等多业态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消费属性愈加浓重的新型农村物流合作社,并演变为一个可支持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枢纽。最后,政府在其中也要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比如在乡镇构建园区、产地仓库以及服务站,只有乡村具备了这些基础设施,企业才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