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琳
深圳物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行业深度投资的专业机构。处于对医疗行业前景的看好,张宗友去年离开了大型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基石投资,转投物明投资,成为合伙人之一。
与国内目前大多数私募基金聚焦在VC、PE等投资领域不同的是,物明投资主要做的是控股型收购,即寻找并收购被低估的资产,通过运营使其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最后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完美退出。目前,物明投资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30亿元,在医疗细分领域有一些较为成功的经典案例。
对于行业的未来,张宗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医疗行业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细分领域的龙头值得关注。“医疗行业的并购整合大幕才刚刚拉开。我们要做的是,用一双慧眼在很多烂资产里寻找到好的资产。”张宗友说。
从PE到控股型收购
在成为物明投资合伙人之前,张宗友在基石投资工作了10年,亲历了PE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十年的时间,PE市场投资的估值水平水涨船高。”据张宗友回忆,2007年刚入行的时候,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也就在6-8倍。此后开始不断攀升,从10倍、15倍,再到现在的20倍、30倍已经成为常态。
“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PE市场,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差不断缩小,使得这个行业的套利空间越来越小。”张宗友表示。也正是看到了行业发展的瓶颈,张宗友在2017年转投物明投资,专注于医疗医药行业的控股型收购。
据张宗友介绍,不同于传统的PE,控股型收购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在收购之后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盈利能力得以提升,再通过出售获取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据了解,国际知名的KKR和黑石等私募股权巨头都是以控股型收购起家。
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物明投资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投资了冠昊生物、先通医药、康久医疗等项目。2013年年,物明投资联合一家产业资本,通过拍卖以2亿多元获得了浙江一家做化药的企业的股权。该企业经营不善,出售当年亏损逾600万元。在物明投资进入公司后,企业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变,收购之后第二年,企业就实现扭亏,净利润从2015年的8000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1.6亿。物明投资也在收购后的第三年成功以15亿元将其出售给一家医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该笔交易让物明投资收益不菲。
物明投资有什么魔法在短时间内就让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得到质的飞跃?对此,张宗友表示,该药企是一家典型的被低估的资产,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爆发力。但由于机制的原因,企业经营不善。物明投资进入公司后,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团队的积极性,让职业经理人干劲十足,再加上帮企业打通销售渠道后,企业的业绩出现爆发性增长。
对于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张宗友表示十分看好。他说,医药行业的增长趋势不会变,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小企业将会被淘汰,而大的蛋糕会向龙头企业倾斜。此外,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利润率提升将加快,而大的龙头企业则会更加明显。细分领域的龙头值得长期关注。
21:40 | 奇精机械泰国新工厂开业庆典举行 |
21:38 | 车车科技与北汽集团系保险经纪公司... |
21:38 | 华贵保险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成效显著 |
21:38 | 校企融合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
21:38 | 首批三只中证A500ETF募集结束 |
21:32 | 国务院国资委:优化上市公司董事会... |
21:30 | 霸王茶姬携手中国网球公开赛 共同... |
21:30 | 险企如何照护认知症患者? 记者实... |
21:26 | 宁波港拟以65亿元投建宁波舟山港六... |
21:26 | 锅圈欢欢食品项目投产 锅圈食品产... |
21:22 | 9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贵... |
21:16 | 阿里云无影AI云电脑亮相 综合体验...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