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快速融资机制下,交易所证监会加起来只有6个工作日的审核,甚至所有非公开发行都不需要上市委审核了,意味着再融资项目承做环节已经不重要了,发行环节地位会进一步提升。
“小额快速简易程序非公开发行可能会大行其道。”本轮创业板再融资改革亮点颇多,小额快速融资机制就是其中之一,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点评称,创业板有近半数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在10亿至30亿元之间,如果一次再融资的规模在2亿至3亿元,小额快速机制是最有效的。
除小额快速外,审核时间压缩、承销更加市场化、丰富融资工具等,创业板再融资改革对多项关键制度再度“打磨”,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机制,疏通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表示,面对疫情的考验,包括再融资制度在内的创业板改革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和提升股权融资规模,降低宏观杠杆率水平,增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小额快速融资成及时雨
由最高5000万元且不超过上市公司净资产的10%,大幅升至最高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的20%,创业板上市公司“小额快速”融资规则改革尽管还在征求意见,但是已经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更加灵活便捷、更加市场化的小额快速融资被市场各方誉为“及时雨”,为企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持。
小额快速融资机制是创业板再融资制度的一大特色,过去由于融资规模小,审核时间长,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对此,本轮创业板再融资改革对此做出了全面完善,适用简易程序的小额快速融资限额由5000万元且不超过净资产的10%大幅提高至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的20%,并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深交所在2个工作日内受理,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注册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行缴款,融资效率大幅提高。此外,配股比例限额由30%提高至50%,增加公开发行证券二次配售的制度安排,降低公开发行难度,改善融资结构。
王骥跃预计“小额快速简易程序非公开发行可能会大行其道”。他表示,现有创业板公司中有近半数公司净资产规模在10亿至30亿之间,如果一次性融资规模在2亿至3亿的情况下,使用小额快速机制是最有效的。
“只要每年都可以融资,审核成本降低,一些公司并不需要一次性大规模融资,并且能减少融资后长时间资金闲置。”王骥跃表示,当前部分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动辄十数亿,数十亿的,某种程度上与审核期间过长、融资效率低下有关,好不容易融一次资,就一次融个够。
除了在上市公司层面带来影响,王骥跃预计这一制度的改革还将对投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小额快速融资机制下,交易所证监会加起来只有6个工作日的审核,甚至所有非公开发行都不需要上市委审核了,意味着再融资项目承做环节已经不重要了,发行环节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券商资本市场部地位会进一步上升。”
再融资制度再“打磨”
2014年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实施至今,共241家创业板公司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2192亿元,有力激发了资本活力,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凸显。今年2月,证监会修订并公布创业板再融资办法,精简发行条件、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截至4月末,超过120家创业板公司推出或修订再融资预案,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500亿元。
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再融资市场化约束机制,本次改革在推进再融资注册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发行条件、发行定价机制等制度安排,更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记者发现,除小额快速融资机制外,本轮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改革亮点颇多。审核时间压缩、承销更加市场化、丰富融资工具等……创业板再融资改革对多项关键制度深度“打磨”,目的就是进一步充实上市公司资本实力,疏通资金瓶颈,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审核方面,创业板再融资实施注册制,更加市场化。记者了解到,创业板将通过问询、回复方式开展审核,主要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和信披要求,重点关注信披是否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要求,中介机构是否合法合规发表意见,相关意见的理由和依据是否充分,此外,创业板还将大幅压缩审核时限和环节。
再融资的工具也得到了丰富。引入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新产品,并根据该融资品种特色设置不同发行机制,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融资需求,完善资本市场供给。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追责力度同样是本轮改革的重点。记者了解到,创业板再融资改革对于信息披露违规等行为,对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等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较长时间的不予受理证券发行文件等处分措施。同时明确发行人通过欺诈发行上市的,证监会可以责令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按规定购回已上市的股票,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相关的证券公司可以向受损投资者予以先行赔付。
李湛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当前更需要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有助于完善直接融资体系和提升股权融资规模,降低宏观杠杆率水平,增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新时代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持类似意见,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弥补了资本市场体系中间层次的缺失,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注册制推广到创业板,以及在创业板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做好配套制度改革,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意义重大:目前疫情冲击下,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数字经济体系和创新驱动力,将会激活资本市场活力,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创业板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有助于化解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题,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
12:09 | 东方略针对HPV-16/18相关肛门癌前... |
12:08 | 首只中证A500ETF成立 嘉实基金自购... |
12:06 | 由何氏眼科主办的2024年国际基因组... |
12:05 | 国台酒业与多家旅行社签约战略合作... |
11:56 | 世界制造业大会凸显产业新动能 机... |
11:55 | 加码高端数控车床领域 浙海德曼“... |
11:55 | 莱茵生物合成生物车间正式投产 新... |
09:16 | 亚信科技、阿里云携联盟之力 助力... |
09:13 | “国台酒元宇宙奇幻之旅”体验项目... |
09:09 | 青岛证监局赴胶州市开展走访工作 |
08:59 | 新疆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 |
08:51 | 从用户需求出发 极氪7X正式上市打...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