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学位房其实是一个教育管理问题。对于公办教育,只有让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公平,才能使孩子的义务教育不因家庭财力的不同而享受差别待遇。
胡不归
近日,深圳一批高价学位房业主维权事宜被多家媒体报道。维权起由为这批房产原来在申请学位时可享受一类学位积分,现在却被降为三类学位积分,导致一些孩子在学位申请中未能通过审核。
学位房的概念是教育部门为了解决就近入学,实行学区划片所衍生出来的。在实行学区划片之初,确实为解决教育公平、减少跨区域申请学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随着各房产中介的推波助澜,学位房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无论新旧房产,一旦有了优质学位的加持,房价立即扶摇直上。
深圳白沙岭片区上世纪80年代末建设的南天花园等老旧小区因为附带有深圳实验小学的学位,目前每平方米报价基本都在15万元以上,前两年更惊现北京一胡同6平方米的房子报价380万元的奇闻。众多家长不惜重金,对这些破败不堪的房产趋之若鹜,其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追求的无非是一个名校学位,对于居住环境倒并不在意,甚至根本都不会居住,何况学位用完以后房产转让仍然可以享受高额的升值收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投资学位房是一个包赚不赔的买卖。
也有人另辟蹊径,通过租赁的形式顺利申请学位。由此衍生出了一条黑色的虚假租赁产业链,养肥了一批中介和一手业主,倒逼教育部门出台了学位锁定的应对措施,但该项措施客观上又进一步推高了学位房的价格。
学位房的价格乱象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家长对所谓名校的盲目迷信,一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足或失衡。
对于家长来说,似乎孩子一入知名学校的大门,便前程似锦、一片坦途。其实对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即便进入了所谓的名校,也难逃放学后背着沉重的书包直奔校外培训机构的命运。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是不是进了知名的小学、初中,就一定能考上更好的高中?从知名小学和初中考入重点高中的孩子中,又有多少孩子的名字出现在培训机构的光荣榜上?究竟是所谓名校的培养,还是培训机构的功劳,这实在是笔糊涂账。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这决定了小学、初中阶段属于普惠制教育性质,理性地说,不应该有所谓的重点小学或者重点初中的出现。在上世纪各地政府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好几所小学、初中尚情有可原,但在21世纪的今天,如果小学、初中阶段仍然存在所谓的优质学位与普通学位之别,无疑是对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力的一种证明。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位不均衡问题,各地政府首先应该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确保适龄儿童有足够的入学学位。在此基础上,再对现存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评估与优化。对一些前期投入不足的中小学校,无论是从硬件的改善,还是对优秀师资的引进,都应该给于更多的支持。应该鼓励各个中小学校开展自身的特色教育,让每一个学校都有其出类拔萃的特点。对于同一区域申报入学人数差异极大的,甚至可以采取师资相互交流等措施来削峰填谷。
深圳教育部门近几年为解决学区申报不均衡的问题,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大学区制、创办名校教育集团托管其他学校等尝试。但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又制造出了更多在名校光环下的高价学位房。
从以上两个意义来讲,天价学位房其实是一个教育管理问题。对于公办教育,只有让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公平,才能使孩子的义务教育不因家庭财力的不同而享受差别待遇。如果每一所小学、每一所初中各方面条件都基本均衡,相信各个家长也不会再挖空心思,在各个学校之间精挑细选,更不会为了所谓的名校学位而挥金如土,助长天价学位房的涌现。
天价学位房的出现并不是深圳的特例,在全国各地均大量存在。在国家数次对房地产的调控过程中,学位房屡次成为房价调控的突破口与急先锋。房价、教育、医疗压力重重的今天,抑制天价学位房无疑会有减轻负担、促进消费的积极意义。为天价学位房降温,不是教育管理部门的义务,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与公平,却是教育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均衡,天价学位房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12:06 | 9月份LPR保持不变 年内仍有降准降... |
12:06 | 发布股权激励锚定长期成长 洽洽食... |
10:34 | 2050场投资者活动举办 上市公司搭... |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