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向未成年人倾斜历经种群长久遗传,写在竞争优胜者的血脉基因中,没有多少改变。
人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未成年、中青年和老年。赚钱主力是中青年人,我时常感到迷惑,为什么中年人在做财务计划时,给孩子留这么多,给父母几乎什么都不留。
孩子没有赚钱能力,需要钱;老人有赚钱能力,不需要钱。这可以是一种解释。
现在一些老年人单位退休后,收入比年轻人还多,还可以接济年轻人。不过,大部分老人是没有赚钱能力的,他们七八十岁还要参加劳动,用最简单的粮食和蔬菜,烹饪最简单的饮食,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愿接受子女的接济。这好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他们拒绝子女养护,自认为高道德,很多子女也并不会真心愿意向他们倾斜太多资源。
我近来为这种行为,找到了一个解释理由。
人类在各个阶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曲线完全不同。年幼时,信息无时无刻不在爆炸,是一个陡峭的上升路线,比如第一次叫妈妈,会数数,背诵一首诗,因为从零开始,到一的那一刻,家长们觉得家里添了一个小天才。什么幼稚的话,什么摇晃的动作,都能让家长们觉得欣慰。处处都是白纸,处处需要填充。
中年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曲线相对平稳,有一些缓慢上升的,是杰出人士,能有自学能力不断反省,大多只是在重复时日而已。到了老年,基本很难学习新技能,经验都是年轻时获得,只是日复一日重复,生活习惯世界观也基本固化。
金钱在人生不同阶段,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年幼者那里,金钱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加一点就能轰鸣着爬过大坡,让增长曲线更为陡峭,让知识面更宽更深,技能更多更精。金钱在老人那里,的确可以改善生活,但是已很难获得知识和技能增长。中年人也会充电,但是频度和广度都比年幼者少多了。这符合人性,又反人性。
符合人性,是因为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从这种资源安排中,获得整体技术含量和社会地位提升,做出了牺牲的老年人,看到自己的血脉一代比一代强,也觉得物有所值。从整个种群来看,有这种资源安排的种群,整体上也会更有竞争优势。
不要小看这样的资源倾斜,族群差异的产生,至少部分是因为资源倾斜。有些地区的人没有储蓄习惯,只够当前消费,没有办法将资源倾到未成年人身上;有些地区的人婚姻关系随便,父亲没有稳定地捆绑在一个家庭上,那就没有办法做出稳定的投资倾斜。这样的族群很难获得持续进步。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新教和儒教区域,婚姻关系稳固,赚钱主力中年人忠于家庭。
说反人性,是因为,中年人还小的时候,也曾经接受过父母高强度投资,等有能力时,本应回报父母,但是家庭资金给了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之后,也会这样处理资金。人们从父母手里接受了那么多,等父母老了,很难把这些还回去,如果是投资,做父母真的很不成功。
在子女身上的投资,因为得不到回报,或者回报比较少,所以,理性的行为是减少生育数量,将钱花在自己身上。
资源向未成年人倾斜历经种群长久遗传,写在竞争优胜者的血脉基因中,没有多少改变。在食物最重要的年代都是优先保障孩子,那时多数家庭没有财富结余,只是维持一个家庭存在下去而已。现在财富增加,这就有一个取舍问题,必要生存之外的结余财富用在何处的问题。有孩子的家庭会发现,在孩子身上的投资实在太大了。以前孩子学会生存本领,只需跟在父母身边接受言传身教,现代社会精细化工之后,孩子所需已远非父母所能教。
这要求在子女身上加大投资,但是又不能从子女身上获得回报。老年人从家族索取的一直不多,但是像养老送终、安全保障等,以前除子女无人可以提供,就显得必不可缺,而现在社会就可提供这些服务。
生育率下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这是新情况。不约而同的潜意识选择,总是有点道理的。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