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评论频道 > 民生杂谈 > 正文

希望与青春同质

2019-02-11 06:16  来源:证券时报

    众生平等,每一个人即便再不堪,都会有一个落脚点。

    作为全民集体参与的娱乐活动的一种形式,一年一度的春晚总会成为人们议论关注的一个话题;尽管,关于春晚的争议从来没有间断,但争议本身就是话题关注的过程。

    我自己觉得今年的春晚有一些别致之处,也许是因为自己十年都有在第一时间完整看过春晚直播,今年的除夕首次完整地花四个多小时连续看完的缘故。

    对比思考,首先需要深度了解,这都需要时间。四个小时坐在电视机前,也很奢侈。

    别致在哪里?隐约与明确的感触,是参会的演员脸谱与技艺的标准化、专业化——标准的帅哥美女,从主持人到歌手,小品演员,舞蹈演员,除极个别之外,几乎所有参与节目制作的人员都符合大众化、标准化的审美要求,演艺的特点可以统一归纳为规范、专业、严谨,艺技的标准化几乎是无懈可击。与以往赵本山、黄宏、宋丹丹、范伟、陈佩斯等语言类作品演员以及那英、韩红等歌手演员,这些更具个性、本色,多少有些粗野感觉但对世俗大众(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大众)审美而言更显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并不主要依赖“标准化”与“规范性”演技的演员相比,今年参演节目演员的专业、规范度更多了学院风格,但也更少了一些世俗野性的美。

    这变化似乎这几年一直在持续地发生着。当然,无法比较哪一个更好。

    从我自已的感受来说,其实还是很欣赏、很期待更本色的节目的,期待赵本山、黄宏们出场,少了他们,每年的春晚,总觉得有一些遗憾。与世俗和天然相比,标准化、规范化技艺更多了一些人工雕琢,少了一些原生态的粗犷之美,的确就是遗憾。但是今年的节目,我感觉自己对这个变化更多了一些接受。

    这个类比也令我忽然想起鸿茅药酒、权健保健品之于丁香医生,前者迎合一些人的心理慰藉需求,但是并不科学;而严谨科学的生活方式,似乎又少了趣味。犹如太空登月这一“科学”行动,打破了人们对广寒月宫中吴刚与嫦娥美丽爱情的幻想童话。粗俗成分的展示也许是对大众病态心理需求的某些迎合;合理的需求是效用,可以而且需要迎合;不合理需求是病态,需要控制。从这个角度看待市场管制,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耶非耶?

    当然这种类比并不准确,我只是在瞎想,提出来启发思考。

    在春晚中感受到的永远是青春靓丽与青春激情,青年人在畅往,中年人在回味,老年人在怀想。正可以年夜下饭,老少咸宜。

    世界大舞台,舞台大人生。上帝造人,众生平等,每一个人即便再不堪,都会有一个落脚点。

    在除夕之夜,13亿中国人,高官与庶民,贤与不肖,这一刻共同的落脚点,就是央视春晚。

    而文艺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对心灵的抚慰,对无奈现实的宽解,对绝望者开具展期支票,虽永无兑现之日但总还令人心存一丝虚幻怀想的疏流。在满怀希望中期待春暖花开,对时感孤独的现代人而言,也许是最具价值的生存智慧。

    希望的价值与生命一样宝贵,它与青春同质。

    猪年是收获之年,祝福朋友们希望常在,青春永驻——于投资,于人生。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