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张晓玉
在第三届雄安新区投融资发展论坛上,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主题演讲中谈道,雄安新区与其他特区相比,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他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会不可逆转地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9.6%,服务业占比52.16%。同期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占比是20%,美国的制造业占比只有11.2%,英国则在10%。
滕泰表示,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也会呈现“二八现象”:即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会下降到25%以下,甚至长期向20%比重趋近。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快速城镇化对经济拉动力减弱。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2018年也已经达到59.6%,整体城镇化速度正在放缓,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的增长空间有限。
“2015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也平均每年减少500亿美元,预计在2030年前后基本实现贸易平衡,在此过程中,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将持续降低。”滕泰表示,消费目前起到了一枝独撑的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是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结构性变化也不容忽视。
在滕泰看来,中国粗线条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产品市场大部分实现市场化,要素市场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通过国家赋予特殊政策,获得先行红利的特区发展模式不再适用,必须深化要素市场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滕泰认为,未来城市发展需要不同于工业化时代的新理念,未来城市要发展新经济、新产业,不能依靠工业时代形成的传统的资源、环境和就业理念。他提出,未来的城市是新经济城市,要吸引各种创新要素,带来人才和产业聚集。同时,在城市发展享受创新红利的新经济城市中,房地产将成为人才、产业和城市的纽带,发挥的是助力城市发展的功能。
“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在老红利逐渐消退的情况下,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工业化后期、城镇化后期和市场化改革后期阶段新特点的新经济之路。”滕泰在论坛上谈道。
“工业化后期要沿着5G、AI、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创新的方向;城镇化后期要沿着知识、文化、信息、金融和高端服务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市场化改革后期阶段需要在要素市场改革方面有新突破,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有新成果。”滕泰说道,如果雄安新区能够在这几个方面有所创新,必将对整个中国在下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