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郭冀川 雄安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公共经济与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吉富星
10月25日,由财达证券、证券日报社主办的第三届雄安新区投融资发展论坛在雄安新区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公共经济与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吉富星表示,雄安新区的建设面临着资金的挑战,一方面是投资规模巨大,另一方自身的产业比较薄弱,财力比较弱。
因此雄安新区做了很多创新与尝试,吉富星介绍,雄安新区的建设资金主要有几个来源:上级财政资金、转移支付、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今年仅债券就融资了三百亿,谋定而后动,分期实施,分步开发。”吉富星说。
因为雄安新区的发展不依托于房地产,吉富星表示,它的建设资金还来自于一些政策性资金和长期性资金,包括保险、资产证券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
吉富星建议,最早落脚的融资应该是总体和单体结合,短期和长期结合,要落实好投融资规划和融资的创新,项目的滚动开发,以及市场化运作项目。“总体上来说要做好中长期财政规划和资本预算,明晰投资的总量、优先级和模式,同时能够实现一个价格良性的开发和有序的滚动。”
雄安新区后期的投融资,吉富星认为要落实在合规创新上,包括体制和机制等顶层设计,核心围绕产业和人口创新。“人能留得下来,有工作和生活,能住得进去,这个很关键。”吉富星说。
(编辑 才山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