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学霸基金经理的“经”别念歪了

2021-06-12 01:13  来源:证券日报 张志伟

    张志伟

    近日,一张网络流传的“基金经理朋友圈”截图火了,学霸、学神集结,排着队秀曾经的清北身份。也有基金经理参加网络直播,近两小时的时间里,大部分在谈高考前后的光辉岁月,十几岁考北大,英年早婚,数学总是满分,“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正常考就考上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凡尔赛”气息扑面而来。

    有投资者欣喜不已,感慨:“每天看着学霸们给自己打工,这感觉真好。”也有冷静的投资者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学霸和投资水平很难画等号,越是主动给自己贴学霸标签的,越应该对其做全面评估。

    蹭高考热点拉一把流量,如果拿捏得当、妥帖自然,市场给出的分数不会低。但一些基金公司和一些网络传播载体显然是有备而来,基金公司推“学神”送祝福、直播平台推“学神基金经理有话说”,形式不一而足,都有着独特“内涵”,极尽在高考期间刷屏、吸睛之能事。

    笔者认为,适当宣传非凡的“过去式”,无可厚非,但如果“量”大了,“量”重了,自然就有投资者认为“买他,就对了”,但过去不等于当下,也更难意味着未来。淡化“过去式”,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才是应有之举。查看这些学霸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似乎都不大,过百亿元的几乎没有。而那些十年回报十倍、几倍的,规模过百亿元甚至几百亿元的基金经理却异常低调,很少走进聚光灯下,这种反差值得玩味。

    基金理财是一个普惠投资的行当,不同一般的消费品,有着其独特性。“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看似语言简单、通俗易懂,其实背后有着沉甸甸的责任。合适基金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这体现了行业良知。投资回报是基金经理能力的最好表达,是对“代人理财”的厚重注解。

    截至今年5月末,A股投资者数量合计1.87亿,超九成是中小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特别是90后新入市者,极容易被一些“标签”吸引。去年在张坤业绩好的时候喊“坤坤,我爱你”;在业绩回撤时喊声就变了调:“张坤,你到底会不会炒股”。一些投资者更是把“七日炒基法”信奉至宝。年轻的资本市场,自然要求基金经理的宣传应更加谨慎,分寸把握充分考虑市场特征。

    因之,笔者善意提醒,基金经理的“经”别念歪了。

    基金经理应该念什么“经”?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内容要笃定坚守。一是恪守信义。坚守“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规范不动摇。二是坚持“价值投资、责任投资、长期投资”。潜心研究,找到“坡长雪厚”。三是朴素自信。摒弃娱乐化,宣传不妨根植投资理念,推动行业风清气正。

    去年一段时间,网络直播买基金散红包一度盛行。5月27日,监管层果断亮剑,划定直播边界,半个月后,基金直播娱乐化已消失殆尽。这其实非常值得某些基金经理反思,但反思也不仅仅只有基金经理,还有背后的基金公司、网络直播平台。

    记得几年之前,每到招生季,一些高校甚至一些中学,即拉开架势,大规模的宣传该校招考了多少个省级状元、学科状元,也有拉着状元现身说法的。拉大旗做标签,这种做法的导向作用,自然与素质教育要求不一致。勒令禁止,来的似乎并不晚。

    对于基金经理热衷贴学霸标签,监管层是不是也该出手了。笔者认为,“2002年的第一场雪”,不妨来得比以前更早一些。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