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希望这是A股最后一轮疯狂。所有扎实经营主业的上市公司,此时都显得那么令人尊重。
闻韶
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今年在商誉减值测试上表现得淋漓尽致,A股2018年年报披露已是妖孽丛生。其实,早在去年底证监会颁布商誉减值新规之时,有识之士已预见堆积数年的商誉减值风险可能爆发。但是,当前A股公司数亿元、十亿元肆意减值商誉,严重违背了新规的初衷,已然形成群起争相掀桌子、撂挑子的乱象。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就商誉减值的会计监管风险进行提示。庙堂之上有高人,商誉规模的不断扩大,正是来自于对并购标的公司盈利前景以及行业市盈率水平的乐观估计。经过近两年的市场调整,商誉减值风险正在不断累积,但许多公司祭出各种巧言而规避了减值测试。在笔者看来,这是一轮新的降低市场风险的谨慎举措,对降低投资风险有莫大益处。
那些商誉大肆减值A股公司,也是有过荣誉感,有过优良美德的。曾几何时,商誉等重要资产减值,为A股公司避之不及。许多公司并购标的资产苦心经营数年,也达不到此前的预期,仍然选择苦苦支撑,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要自己填完。对于投资者调研时对商誉问题的咄咄逼问,上市公司也死扛着不减值的底线,想尽一切办法搞好整合经营,让笔者敬佩不已。
可惜秀下限的比赛开始之后,只要公司觉得自己减值金额不是最大,就无法忍住一次性减值全部商誉的冲动。亏1个亿与亏100个亿,在公司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何况商誉减值已是当下的潮流,怎么做都不会引人注意。反而,如果此时还合理测试进行商誉减值,那公司就成了一个傻子。
商誉肆意减值,有违新规初衷。前两年都一切太平,并购标的公司能够勉强甚至超额完成承诺业绩,到今年就神形俱灭,几亿元、几十亿元商誉全部减值消失,如何让人信服?有少数公司干过这种财务大洗澡的事情,许多资产减值可以转回,第二年第三年业绩就蹭蹭上涨,但他们都是悄悄地做。现在时代似乎不同了,可能投资者、监管部门更包容了,A股众公司敲锣打鼓一起登场,完全已经没了脸皮。
商誉肆意减值,不能法不责众。从商誉减值金额看,已有接近百亿元规模,闻者莫不哗然。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背后已涉嫌严重的违法违规,已有媒体曝出相关公司存在“萝卜章”等情况,但事情似乎总可以不了了之。诚然,证券市场对于内幕交易、市场操纵、造假上市等违法行为,处罚不重、成本太低,让违法者肆意妄为。
数年前,有一家并购标的公司董事长造假销售合同,致使董事长本人被公安机关批捕,作为并购方的上市公司高管多人遭到波及。那时A股太平,市场欣欣向荣,这样案例也不为人所关注。现在几十亿元的商誉减值也可以风起云涌、竞相出现,上市公司敢这么做,就是将责任都推给市场,似乎完全与己无关。
春节将至,希望这是A股最后一轮疯狂。所有扎实经营主业的上市公司,此时都显得那么令人尊重。也希望盛行A股的各种题材投资的拥趸,经历了此次洗礼后,可以转向投资企业的心态。笔者坚信,大乱之后有大治。
(作者供职于证券时报社)
00:05 | 名酒效应逐渐凸显 古井贡酒全国化... |
00:05 | 中国家电出口连续18个月同比正增长... |
00:05 | 走进奥迪威:探寻国产传感器企业突... |
00:05 | 德赛西威定增扩产 全力加码智能驾... |
00:0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多家产业链公... |
00:05 | 顺丰控股不断提升经营韧性 同步做... |
00:05 | 长江电力业绩与股价齐升 进一步扩... |
00:05 |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 |
00:05 | 九州通大力推进“三新两化”战略 ... |
00:05 | 直击沪市半导体行业集体路演:需求... |
00:05 | 职业道德应成为券商用人“硬指标” |
00:05 | 最新社融数据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