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警惕“独角兽”二级市场炒作风险

2018-05-09 23:56  来源:证券日报 文君

    ■文君

    近期,被贴上“独角兽”标签的公司自带流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5月2日,药明康德配售结果公告显示,网上、网下分别有32.28万股、5634股新股遭到弃购,于是有了“A股首只‘独角兽’遭大规模弃购”的相关报道。

    而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药明康德网上弃购绝对量相对较高,但弃购占比仅略高于均值0.03个百分点,而网下的相关弃购值低于均值。另外,药明康德的网上有效申购户数约为1421万户,为最近4批新股相应户数的最大值,从有效申购户数基数增幅来看,药明康德网上弃购占比在合理范围内。

    作为我国IPO首家“独角兽”发行的药明康德,不论是网上投资者还是网下投资者,都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弃购也被放大解读。

    其实对于“独角兽”企业,过分炒作或者过分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但是在二级市场投资“独角兽”风险较大,仍然值得警惕。

    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二级市场对于“独角兽”及其概念股的炒作。

    今年3月份,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公布了164只“独角兽”企业。不过,这其中仅有11只已经上市。绝大多数“独角兽”概念股实质是参股“独角兽”概念股。但参股公司为“独角兽”企业经营带来的业绩贡献难以预测且非经常损益难以持续。另外,这些概念股的股价反弹更多是由市场风险偏好驱动,而不是基本面的改善。

    而对于“独角兽”企业本身来说,其投资风险也容易被忽视。参考国际经验,很多“独角兽”公司,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利润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独角兽”企业的整体投资回报率为7倍,但平均需要花费6年时间,至少需要9500万美元的融资来帮助自己成长。这种模式在二级市场可能难以被大多数投资者理解和接受。

    另外,“独角兽”企业的估值风险也值得警惕。一方面,“独角兽”企业由于属于新经济企业,其估值不能采取传统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进行估值,一级市场对“独角兽”企业定价与二级市场对行业龙头定价仍有偏差,定价模式需要时间检验;另一方面,一般来说“独角兽”企业不仅估值较高,融资金额也高。“独角兽”公司上市之后,也必然要面对各轮投资者的退出,这时候股价能否继续保持涨势,保证投资者收益的兑现,就要考验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了。

    在警惕风险的同时,也应更多地看到“独角兽”企业给市场带来的机遇。

    “独角兽”及其概念股的“走红”,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加速经济转型升级,顺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决心。并且,“独角兽”等新型企业的加入有利于优化国内上市企业结构;对于一级市场来说,将扩大IPO规模,给大型券商创造收入机会;对于二级市场来说,投资者可以拥有更多投资选择、享受企业成长红利。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