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高管减持影响股价几何

2018-03-10 05:20  来源:证券时报

    【股市笙歌】

    高管适度减持,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良性的刺激。

    杨苏

    近期一只白马股业绩不达预期致使股价连续暴跌,引发市场空前关注。特别是暴跌前几个月,公司高管进行了股份减持,让人自然产生提前跑路的联想。其实,高管减持需要具体分析,很多时候对市场是偏中性的信息,但是发生过业绩变脸前高管精准减持的公司,我们还是永远避开的好。

    高管减持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公司股价下行的主要因素。多年以来,一些刚上市的新股公司高管在解禁期刚到时,便迫不及待地进行顶格减持,造成了恶劣的市场影响。有些公司在3月份公告上一年年度业绩时还一切正常,结果再过一个月公布当年一季报时就业绩变脸,而了解经营真实情况的高管在年报披露后便套现股份,躲开股价大跌。这种打监管擦边球的行为,尽管有媒体不断报道质疑,但是很难对高管的违规行为予以定论。

    对于此类不在乎自身信誉的公司高管,投资者应该永远避开。有一家有上述现象的上市公司,近几年不断展开多个领域的并购和开拓,股价也曾经走出几次惊艳行情,但是目前仍然处于上市以来的低位水平。每一次这家公司出现新概念时,笔者总想起业绩变脸前顶格减持的这些高管,只不过又在策划一次收割中小投资者的资本运作。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家白马股公司,市场质疑本次业绩变脸前高管有团体减持行为。其实,翻看董监高近几年的减持记录,可以发现每年都有很多减持行为。如果从股价倒推,除了今年之外的减持,董监高都错失了很多股价上涨的收益。所以,以高管减持来推定股价的走势,很多时候并不可靠。

    笔者查阅近期高管减持的公司,股价仍然上涨的比例不少。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其中不乏公司业绩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造成股价下跌,但也可能像上述白马股一样连续几年保持上行。如果把高管减持的行为完全阴谋论了,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举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亚马逊实控人贝佐斯每年都会减持5亿至10亿美元,但都投向太空事业,有类似爱好的大公司实控人不止贝佐斯一位。美国知名投资人彼得林奇准备投资一家公司时,遇到了高管减持的情况。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彼得林奇决定不因为高管减持而放弃投资,最终也了解到该名高管确实因为家庭需要才进行了减持。

    笔者建议,从偏中性的思维方式,投资者开始仔细分析高管减持的可能原因,是否意味着未来业绩风险,以及有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对于常年有高管减持的公司,投资者需要综合分析行业和公司的因素,并重点关注上下游产业的变化。

    如果一家公司常年没有高管减持,是否意味着公司业绩和股价持续向好发展?笔者曾经对此深度认可,但现在觉得也不尽然。因为大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等多种方式满足资金需求,如果外界因为没有减持就完全忽视业绩和股价的风险,反而可能陷入黑天鹅事件的陷阱中。

    高管适度地减持,对公司是一个良性的刺激。试想,对公司良好经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用金钱予以奖励并希望他们继续给股东们带来回报,难道不正是资本市场的作用之一吗?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也许是对待高管减持最好的投资心态。

  • 相关资讯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