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人 刘媛媛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赵紫嫣
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漯河监管分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四个“抓牢”指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涉农金融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抓牢信贷投放提升供给水平
该分局充分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推动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引导全市银行机构持续加大涉农信贷供给。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09%,全市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0.7%,高于同口径各项贷款增速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中长期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23.07%,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66个百分点。
抓牢粮食安全保障重点领域
该分局指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聚焦夏粮抢收关键农时,提前谋划部署,备足金融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充分满足农资、农机、农技等农业生产金融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7.39亿元,较年初增加6.54亿元,增长16%。辖内银行机构推出粮食收购贷、产业贷、流水贷、极速贷、金燕e贷、丰收贷、农资贷、兴农贷等十几种粮食收购产品,满足不同群体金融需求。
该分局指导邮储银行漯河市分行通过与农信担保公司合作,推出夏粮收购专属贷款产品“夏粮收购贷”,单户最高金额达200万元,积极破解家庭农场、种植专业户“担保难”问题;指导工商银行漯河分行建立“白名单”制度,开展粮食客群综合营销活动。
抓牢金融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该分局督促各银行机构向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脱贫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确保实现应贷尽贷。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进行月监测、季通报,充分压实各机构责任。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银行机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1.49亿元,为4782户农户提供资金支持。着重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特别是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目前,今年脱贫地区贷款余额134.86亿元,较年初增长15.3%。
抓牢涉农主体创新产品服务
该分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和“党建+金融”,促进普惠金融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需求特点,科学运用建档评级成果,丰富增信方式,优化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指导临颍农商银行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开发具有“乡土味”的信贷产品“小微贷”,可实现农场名义和农场主个人名义借款;督促农信社以“党建+金融”工作为抓手,以“整村授信”工作为载体,深入“三夏”生产第一线,对辖内收粮大户、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深入摸排,积极服务夏粮收购。
下一步,该分局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加大信贷保险服务力度,助力农业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编辑 田冬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