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要闻

香菇棚成“聚宝棚”美了乡村 富了百姓

09-10  来源:农金网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陕西讯(通讯员张楠 明平亮)在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一座座香菇大棚连成一排,连成了村民眼中的“聚宝棚”,不仅美了乡村,还富了百姓。可谁曾想几年前,这是一个鲜为人知,而又非常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农行陕西汉中分行的定点帮扶下,该村已于2017年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百姓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佛坪县地处中国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是著名的“熊猫之乡”。耖家庄村位于佛坪县西岔河镇西南部,村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较高,属典型的贫困村,是农行汉中分行2014年以来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截至2020年7月末,全村共有农户226户691人,人均耕地1.38亩。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农行陕西汉中分行将佛坪县耖家庄村作为定点帮扶村,连续选派2名副科级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优选机关36名领导干部与18名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为全力帮助耖家庄村早日实现脱贫摘帽,该行经过考察,认为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香菇。在农行汉中分行的定点帮扶和协调支持下,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将规范化种植香菇作为贫困户致富的致富法宝。

  “每月能挣一两千元,在这里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也能够照看孩子。”杨德民说,以往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不在家,家里根本无法照料,现在守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村民杨德民是耖家庄村的贫困户,家庭人口5人,1个孩子正在上学。以前家里相当穷,吃不上、穿不上,为养家糊口,曾出去打工,后来回到家乡曾尝试发展食用菌产业,却苦于没经验、没技术、没销路,不仅没致富,日子反倒更加捉襟见肘。“政府和农行陕西汉中分行帮助我发展香菇产业,如今我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感谢党和国家好的政策,我要好好发展香菇产业,把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民杨德民说。种植香菇3年以来,杨德民累计参与分红4万多元,家里还盖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混合结构新房,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生活特别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的香菇基地,采用‘合作社+村+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共筹资金,带动贫困户发展。”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说。在香菇产业发展中,佛坪县西岔河镇耖家庄村通过吸收贫困户参股和务工的方式,参与集体分红,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升。2019年度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袋料香菇15万袋、瓜蒌55亩,为社员分红5万元。

  在农行陕西汉中分行的帮扶下,耖家庄村几乎家家都种植上了香菇,户均实现收入2万元。产业的发展带动的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乡风乡俗也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得到了极大改变。“以前农闲时,大家无所事事,现在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杨德民告诉大家。随着香菇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农民们意识到技术对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村上每次请技术人员来做培训,会议室都座无虚席。有技术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香菇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保障,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参与到香菇菌棒的搬运和上架等工作中。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