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陕西讯(通讯员毕恩科)近期,农发行陕西宝鸡市分行在全行上下掀起了学习《民法典》活动的新高潮。 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制定全行学习规划并狠抓落实,把学习《民法典》列入市县行(室)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采取以开展班子中心组学习、邀请专家给全体党员上党课和干部职工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心得体会、结合行业规章制度学习贯彻落实及综合业务现场检查督导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把贯彻落实上级行关于开展学习《民法典》的通知精神落到实处。 硬化学习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学习、领会、交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结合自身和业务发展实际,突出重点开展以党员党性教育、全员廉政教育、信贷基础管理规范化建设、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职务犯罪知识辅导等为主要内容和诸多形式的学习活动,以考、以赛促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提升全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把员工行为和单位各项经营行为切实规范在《民法典》及行业制度、规定之内,提升自身素质,助推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人本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用《民法典》指导政策性金融各项工作,为做好政策性金融规范化工作和践行民法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对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安全储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 全行通过开展集中辅导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全员对全国人大会通过的《民法典》的经过、重要性、必要性、特征、目的、意义、作用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是饱经历史和真理实践检验,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历经1954年、1962年、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认真听取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民法典编纂工作所做的请示汇报,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针对性的新规定;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的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是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
二是顺应改革发展潮流,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的意义重大。
概括《民法典》的总体时代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和研讨《民法典》,其对各类社会主体尚有三个具体意义。第一,普通公民: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自然人从生到死,甚至生前(胎儿)、死后(名誉权等)的保护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第二,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民法典允许个人设立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学校等,为广大民事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经济生活,创建企业主体,乃至构筑市场本身,获得平等的法律保障,提供了行为范本;第三,行政机关: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三是《民法典》的篇章体例翔实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民法。《民法典》聚焦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做到“三个阐释”,即:阐释好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法制建设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民法,其基本遵循和原则是: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助力法制建设。
四是《民法典》创新绿色精神,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生态文明观。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这一代人的努力。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民法典》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民法典》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指出: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四、结合实际夯实法治责任,积极有效推动《民法典》的贯彻实施。在配合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体布局做好《民法典》的全面实施的同时,自身应务必做到:
一是用心学习,强化意识。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二是精细研究,学以致用。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三是强化宣讲,尊法守法。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四是脚踏实际,有力执行。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自身有关信贷政策、规定、办法、细则及各种现行运作《合同》、《协议》等,切实做好具有部门法规性条款和文书的配套、完善、宣讲、解释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适应时代发展进步新需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金融建设,把《民法典》作为政策性金融决策、管理、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员工、信贷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认真学法、执法、懂法、尊法、守法, 公正、公开、公平、清廉、勤勉司法,提高执法公信力、质量、水平和效率,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确保我行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