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建阳农信联社”)围绕现代绿色农业、林业等绿色产业,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绿色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加大绿色金融服务力度,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担当绿色责任
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
“信用社这么快就解决了我的融资难题。”福建农华圣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傅用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该公司决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但因资金不足,项目一直难以开展,建阳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为其提供300万元贷款资金,为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傅用旺介绍,该公司在金融活水支持下,现有科研试验地和育种地200多亩,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个分销商。
建阳农信联社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特色文化,深挖“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延伸“产”链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深耕绿色金融,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
该联社充分发挥建阳区闽北粮仓的区域优势和绿色资源禀赋,支持绿色现代农业形成产业链规模发展,重点支持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入选武夷山水品牌无农药残留、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
同时,建阳农信联社充分利用建阳区竹木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竹”“林”绿色产业生态圈,创新推出“福林·益贷”等产品,推动现代林业形成种、护、收的完整生态圈。加快对“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和福农综合平台的有效衔接,利用林业大数据来充分获客,推广“林股贷”绿色信贷产品。
引领绿色转型
加大绿色产业支持力度
“今天切身感受到了你们的优质服务,不愧是建阳人自己的银行。”建阳区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
建阳区污水处理厂是建阳区负责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企业,因建阳区城市扩容,生活污水量增加,现有技术难以满足需求,急需研发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水资源循环利用。建阳农信联社金融助理积极对接,为其提供500万元研发资金,顺利帮助该企业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预计该厂年污水处理能力可提升到日处理3万立方米。
“我们充分利用南平市作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聚焦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加大绿色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建阳农信联社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联社重点支持各类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循环改造升级,支持地方企业向自动化、智能化产业转型,持续加大以降低能耗、节约成本为目的“绿色山水转型贷”“绿色低碳竹塑贷”等业务。
倡导绿色生活
激活绿色消费动能
“信用社更像我们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暖心人。”新能源车主熊大叔感叹道。
熊大叔打算建立光伏电站,需要购入建设组件,但由于初始缺乏资金使其项目停滞不前,建阳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了解情况后,向其推荐专门针对光伏电站建设的“绿色·福光贷”产品,解了熊大叔的融资难题。
近年来,建阳农信联社扎实推进民生领域绿色金融服务,推动消费领域绿色经济发展。该联社推出绿色低碳主题信用卡——“绿金卡”,持卡人可享受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多重权益,绿金卡的推广使用能够传达绿色消费理念,激活绿色消费动能,引导用户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推进绿色金融蓬勃发展。
未来,建阳农信联社将持续深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流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发展,深耕本土,挖掘地方环境需求与客户需求,创新开发更多元化、更具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江水寒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