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阿儒汉
今年是内蒙古正镶白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正镶白旗联社”)稳健发展、改革化险的关键之年。正镶白旗联社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聚焦服务“六个工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守牢农村牧区主阵地,为助力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贡献农信力量。
强化信贷基础管理,提升办贷管贷水平。年初以来,正镶白旗联社积极加强信贷基础管理,重新修订完善信贷责任追究、尽职免责、续作贷款、差异化考核等管理办法。该联社重点修订绩效考核办法,积极强化绩效激励,实施分类考核,将各项信贷制度和要求嵌入信贷管理系统,确保各项制度贯穿于信贷决策、执行和监督等各环节,真正靠制度管经营、管业务、管风险。同时,着手建立贷款审查审批中心,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完善贷款贷后管理机制,着力推动信贷管理规范化、流程化和标准化,实现信贷风险全流程控制。
以实体经济为支撑,锻造发展新优势。正镶白旗联社在做好做优信贷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探索新的贷款方式。大力开展“银担”合作、“银企”对接,重点支持一批经营效益好、产品有销路、信用等级高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时,加大对当地新型牧业产业支持力度,助力地方建设完成50家“产牛—养牛—售牛”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游牧人联合体,为联合体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1500万元,并通过联合体重点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开展“联农带农”活动,带动困难农牧民增收。
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加大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力度。该联社紧紧围绕西门塔尔牛、察哈尔羊等良种肉牛肉羊,大兴西瓜、马铃薯、葵花等特色种植产业,奶豆腐、奶皮等奶产业以及饲草料产业,加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创新服务模式,丰富信贷产品,增加信贷供给。
具体而言:一是强化重点项目对接,积极对接当地优化畜群结构、加快良种繁育等项目,推动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主动介入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二是瞄准“绿色有机”这一概念,围绕当地京蒙协作产业项目,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在信贷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提供技术引进等服务,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把金融服务由农户单一倾斜转变为向种植、收储、销售全产业链条渗透。三是继续“贷”动奶业振兴,积极对接当地奶业协会、奶牛养殖基地以及全旗奶牛养殖户,重点扶持以蒙壤、乳香飘等有示范效应的龙头奶制品加工企业,带动农牧民实现创业就业。四是大力支持饲草料产业,为饲草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提供支持,助力防灾减灾工作。同时深入挖掘奶产业与饲草产业相关产业链及金融需求,将金融服务嵌入“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各个环节。截至4月末,今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亿元,其中,累计发放涉及乡村振兴领域贷款5.08亿元。
下一步,正镶白旗联社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守市场定位,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农牧业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谱写新时代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