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省联社动态

福建宁化农信联社 以金融之力助林下经济发展

12-18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陈衍水

    近年来,福建宁化农信联社积极探索和发展林下金融,助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结合县域林下经济产业特色,细分客户市场,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发展,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农信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多赢”发展之路。

    宁化县是我国南方56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县域内拥有野生药用植物1005种,有闽西“草药王国”的美誉。宁化县辖内山地土质松软肥沃,适宜培育种植竹木、茶果、药材等经济作物。截至10月末,该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已达44.6万亩,林药、林果、林菌已成为该县林下种植经济的骨干产业,其中水茜镇的林下套种三叶青面积规模更是在全省领先。

    宁化县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家专业集三叶青品种优选、种植、产品开发、精深加工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该公司现拥有按GAP种植规范、仿生态种植三叶青种植基地1730余亩,也是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已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0项。

    “从公司刚成立到现在成为全省最大的专业种植三叶青的生产基地,这一路还真是多亏信用社为我们提供账户开立、工资代发服务,为我们提供流动资金,可以说信用社是看着我们的企业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该公司负责人谢大书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为更好地为林下经济提供全流程、全覆盖的金融服务,宁化农信联社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广“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实施方案》,并根据省、市下发的主体清单开展多方对接,与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国有林场等部门和单位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细化对接清单,实现提前部署、精准对接。截至10月末,该联社已累计为各类农业企业发放贷款1900余万元。

    近年来,宁化县林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模式是林蜂模式,主要分布在济村、安远、湖村等乡镇,全县中华蜂养殖约1万箱。

    “作为养蜂人,非常感谢信用社为我们提供蜜蜂养殖的资金支持。”宁化县某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施明生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该合作社依托蜜蜂养殖,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6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近期,施明生想要扩大养殖规模,却被配置蜂箱所需要的资金难住了。这时宁化农信联社的金融助理在新农主体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的困难,为其发放了创保贷20万元,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同时,宁化农信联社建立金融指导员与林业技术人员、农户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定期联合举办林下养殖技术与金融培训会,依据“金融+科特派+农户”养殖模式推出了“养宝贷”信贷产品。截至10月末,该联社发放“养宝贷”70户,金额达1500万元。

    宁化县天然阔叶林资源丰富,林下野生食用菌如红菇、梨菇素来享有盛名。另有竹笋、药材、松脂等林产品采集加工已形成较大规模,也是县域林下经济主要产值来源,淮土茶油和宁化客家黑笋干更是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化县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笋竹产品精加工的企业。每年初春,该公司就要筹备大量资金用于向农户收购鲜笋。随着市场需求扩大、订单激增,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也随之增加,宁化农信联社主动上门对接资金需求,为其发放了200万元信贷资金。

    一直以来,宁化农信联社始终立足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满足不同群体的信贷需求,在“福茶贷”“福笋贷”“地理标识贷”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采宝贷”,带动了全县林下采集产业发展。截至10月末,该联社发放“采宝贷”197户,金额达2058.66万元。

(编辑 余俊毅)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