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在浙江省温州市淡溪镇陈坦村的“老花镜”共富工坊里,《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看到缪奶奶正坐在明亮的工作台前,不紧不慢地将成型塑料件与黄铜片“链”接起来,放入弹簧、中间件……一番操作后,一个开关就组装完成了。看到记者一行人前来,缪奶奶转过头热情地对记者笑了笑,又继续开始组装。
工坊里的“开心事”
记者从淡溪镇书记陈纪承口里得知,缪奶奶今年72岁,去年4月就来这里工作了,每个月大概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听到记者与陈纪承书记的交谈,缪奶奶笑着对记者说了好几句,都是方言,记者只好请陈书记翻译了一下。缪奶奶说:“书记干部人都很好,在这里工作有钱赚很开心。”看着缪奶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记者觉得,这话翻译得准确。
“我们这里招收的都是周边村社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普遍年龄偏大,大部分人工作时都带着老花镜,所以叫‘老花镜’共富工坊。他们每天自己的活忙好了就过来工作,有时候早晨六点多就有村民来了,工资按件计算。”陈纪承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明亮的灯光,空调电扇一应俱全,整齐的工作台上贴着不同的姓名牌,俨然一副标准工厂的模样。固定的工作台,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在这里工作,不需要像在工厂里赶件数一样的高强度工作。工坊里的人大多互相认识,一边工作,一边聊天,不仅充实还轻松自在,满满的幸福感。人情味很足的工坊里,组装件的质量却一点也不马虎,几名年轻的质检员逐一检查每一个组装成品的质量,保证按质按量交付到企业里。
工坊里的“省心事”
乐清是国内低压电器全产业链发展发育最完善的区域,拥有一批专业化的模具制造、基础零部件、电子基础元件、物流和营销队伍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和服务商,辖内有正泰、德力西、天正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电器内开关组装工序采用自动化设备成本高不划算,大多以人工组装为主,而开关装配又有用工淡旺季,企业自己招工管理成本高,就会委托外包出去。有了工坊可以代加工组装,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一笔人工支出和管理费用,还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淡溪镇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陈奕琳告诉记者:“我们把村内原来闲置的1500多平方米校舍,改造成标准化生产车间,牵线乐清经济开发区诺金电气、益能电器等制造业中小企业,通过‘来料下乡、车间进村’模式,吸纳周边村社剩余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350余人,为村民人均每月创收2000元-5000元,带动在家赋闲的村民共同富裕。”
一边是企业降本保证生产效率,一边是农村闲置劳动力和残疾人的增收渠道,工坊为实现人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
在工坊内,记者还看到了一名穿着红马甲的共富金融专员在金融服务角内忙碌。原来,这是浙江农商银行系统乐清农商银行在工坊里布设的共富金融服务角,除了对工坊里和周边村民提供金融信贷服务外,还搭载征信工作服务站功能,并开展存款保险制度、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征信知识等金融政策宣传活动。
工坊里的“共富事”
“老花镜”共富工坊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被评为温州市首批三星级“共富工坊”。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共富工坊”建设力度,今年初,在人民银行乐清市支行、乐清市淡溪镇政府的支持下,乐清农商银行联合双方签订温州首个银坊合作协议,协议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银坊共建目标,提出强化融资供给保障、加大减费降本力度、打造金融服务站点等7项合作共建内容,建立了“一季一例会,一季一回访,一季一考评,年度一表彰”工作机制。
乐清农商银行对共富工坊进行认领,指派1名共富专员负专责,保持常态化联络对接,专项推出“普惠工坊贷”金融产品,面向共富工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核心企业和来料加工企业等,利率低至3.2%,截至4月末,乐清农商银行已累计为该共富工坊牵头企业及就业人员提供融资资金5500万元,所在村社整村授信1亿元。
浙江农商银行温州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率先组建了2218名‘共同富裕金融专员’队伍,配合‘共富贷’等金融产品,形成‘一坊一专员’特派机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温州农商银行系统已为全市近200家“共富工坊”授信6.78亿元,贷款5.77亿元。共富专员、共富贷、共富工坊已成为温州农商助力共富的金融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