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近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淳安农商银行首笔“转移集聚安居贷”顺利落地。
转移集聚是杭州市淳安县正在全力推进的一项惠民安居工程,旨在改善偏远山区农户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引导农户向城镇集聚,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淳安自去年入选浙江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后,随即启动农民转移集聚工程,推动偏远高山村庄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在转移集聚过程中,农户自愿放弃农村房屋和宅基地,政府给予一定补偿和奖励,以“安居券”的形式在县域内城镇购买新建商品住宅。
“在推进转移集聚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户因为年龄限制不能办理购买商品住宅按揭贷款。”淳安农商银行业务管理部朱志宏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按县里的转移政策,户口本上的人员都要写在房产证上,但是房产证上如果有65岁以上老人或者未成年人,就不能办理按揭贷款。”
为解决农户在转移集聚过程中面临的年龄限制,淳安农商银行创新推出“转移集聚安居贷”专项贷款产品,采取信用、保证、质押及按揭等多种灵活的贷款方式,针对农户实际情况提供适配方案,有效破解全县农户在转移集聚过程中的金融困境,为农户顺利实现异地转移、安居集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记者了解到,“转移集聚安居贷”贷款政策推出后,为让更多农户知晓并享受政策,该行通过进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转移集聚安居贷”政策。同时,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能够及时获得贷款支持。另外,该行积极畅通贷后管理流程,清单式跟进农户转移集聚全过程,提供贷款咨询,还款提醒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截至今年7月底,该行已累计摸排“转移集聚安居贷”客户500余户,贷款资金需求1600余万元。
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淳安农商银行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能力,与本县10个省级未来乡村完成战略合作签约,累计向省级未来乡村提供信贷支持6.99亿元。
同时,为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打通城乡要素流通、产业流通各个环节,该行充分发挥网点优势、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和人缘地缘优势,依托“农创客点亮乡村”活动平台,为淳安县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授信1亿元,并主动与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对接,获取“新农人”、种植养殖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并组建36支“共富服务队”,实行“清单式”走访对接,及时提供金融咨询、支付结算、政策宣传等配套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