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丁苏宁
如何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有效破解“三农”融资难?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答案。
近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嵊州农商银行为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了该行首笔生物活体抵押贷款1500万元。
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绍兴本地乳业龙头企业,主要经营奶牛养殖、牛奶生产加工和销售,致力于奶业发展。随着其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的融资需求日益凸显,但由于缺少抵押担保,融资之路并不顺利。
嵊州农商银行在企业走访中得知该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金融服务团队与企业对接,结合企业现有4856头奶牛情况,“一企一策”为其制定活体抵押融资方案,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分行指导下,通过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生物活体抵押贷款办理,有力解决其资金难题,实现“生物活体”到“信贷资金”的转变,打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的惯性思维。
对于能用奶牛做抵押物申请银行贷款,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惊喜不已,“有了现在这个活体抵押,应对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需求,我们更有底气了。”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助力,更离不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本次活体抵押贷款通过“金融+第三方平台+小微企业”创新模式,不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突破了以往传统银行贷款对担保物的硬性要求和登记方式,成为嵊州农商银行深入挖掘动产融资潜能,盘活企业“沉睡”资源,服务“三农”的又一个生动实践。
接下来,嵊州农商银行将继续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优势,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加大农业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积极探索新的支农支小服务模式,全力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