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满足老年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成为金融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为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建设银行聚焦老年客户金融服务难点痛点问题,多措并举推进营业网点适老、无障碍“硬环境”“软服务”全面升级,将网点打造成优质养老金融服务的物理连接点,改善老年客户服务体验。
提升适老服务“硬实力”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网点适老服务“硬环境”,建行总行对营业网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分类、分批推进思路,制定《中国建设银行营业网点适老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中国建设银行营业网点适老化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养老金融特色网点”“适老服务标杆网点”以及其他网点的适老服务设备设施等硬件资源配置标准,全面提升全行网点适老服务硬件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年客户服务体验,打造建行特色适老服务品牌。
具体来看,一方面,建行不断完善网点适老化服务设施,强化网点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服务设施配置,在有条件的网点增配叫号振动器、血压计、沟通手写板等适老服务设施,推动全行营业网点完成基础性适老化改造、升级工作。
另一方面,建行加快实施营业网点智能设备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客户对智能设备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通过网点智慧柜员机(STM)适老化改造,在有条件的网点配置坐式STM,配备大字版操作流程,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增加非柜面办理业务可选项。同时,对自助设备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增加“大字体”关爱模式,将老年客户密码输入时间延长,加强协同指导人员配备,辅助老年客户办理业务,有效提升客户自主、自助业务办理体验。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老年客户,建行结合老年客群心理、生理及行为特点,制定《中国建设银行营业网点老年客户服务细则》,进一步细化网点员工在及时识别与主动迎入、了解需求与引导分流、安排入座与等候管理、业务办理与礼貌送别、理财服务与合规销售、优化体验与强化宣教等方面的服务要求,指导网点员工持续做细做实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为切实提升老年客户获得感、幸福感注入温暖力量。
将贴心关怀送到“心坎上”
“建行的工作人员很热心,他们不仅教会我们如何正确使用‘云闪付’等App,还很细心地讲解关于电信诈骗的一些基本常识。”武昌某小区82岁魏爷爷在参加社区养老助老公益活动后说。
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型骗局,建行网点立足厅堂主阵地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向老年群体普及金融反诈知识,耐心指导老年客户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深入社区向老年群体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互动形式讲解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诈提示,引导老年人合理投资。
通过持续开展老年人金融知识宣教,建行切实提高了老年人识骗防骗辨别能力,帮助老年客户守好“钱袋子”,受到社区老年群体高度认同。
建行充分发挥网点布局优势,积极组织“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深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院等老年人活动高频场所,提供“金融+非金融”延伸服务,让网点周边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享、老有所乐,打通社区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现场讲解和一对一教学等方式,帮助有意愿学习的老人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功能操作。
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工作,主动打磨优化老年客群服务细节,创新举措,为老年客户提供更优质贴心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适老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