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提出全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
福建农信抢抓“双碳”战略新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探索,丰富绿色金融的应用场景,念好绿色发展“山海经”。
助推林下经济发展
“今年除了把黄精种植技术在家乡推广,还要种植大蓟、石菖蒲等中药材,依托现有的林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柘荣县楮坪乡仙岭村村民郑爱兰信心十足地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她通过林业产业经营票证获得了非标资产融资。
2017年,郑爱兰回乡创业成立家庭农场,将黄精种植技术带回了家乡,现已具备一定规模。黄精种植经济价值高,但种苗维护周期长、面积广,需要大量财力和人力的投入。柘荣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在了解情况后,及时为柘荣县郑爱兰家庭农场发放“林e贷”100万元,解决了她扩大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
柘荣农信联社因地制宜挖掘抵质押与农林要素,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货架,助推柘荣绿色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截至今年6月末,柘荣农信联社发放“林e贷”425万元。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
“投资公共充电桩项目,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方便群众,还可以增加我们民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真可谓一举多得。”南安市英都镇民山村书记洪冰练向记者说。民山村经联社去年就拟在英都镇金溪湾小区门口投资建设公共充电桩,经各方协商已签订项目工程合同,但苦于资金有限,该项目迟迟未能动工。
南安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在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了解并加速审贷办贷流程,为其新增了100万元的“福农·充电桩贷”授信。“福农·充电桩贷”是南安农商银行为实现“双碳”目标、书写绿色金融的创新信贷产品,旨在加大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建设绿色福建美丽中国持续注入金融活水。
促进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多亏了宁德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我们才能对原有网箱进行改造升级。”宁德大黄鱼龙头企业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据了解,在宁德农商银行的支持下,该公司成功投入5000余万元改造环保型塑胶网箱,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围绕当地海洋产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宁德农商银行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导向,因地制宜创新“海洋碳汇贷”“福海贷·网渔贷”等产品,并瞄准海洋产权不够清晰、估值较难的痛点,用好用足蓝碳积分卡为海上养殖主体量化要素、强化增信、优惠利率,更好实现海洋“经济+生态”融合发展的目标。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10.26亿元,其中九成以上贷款投放在海洋养殖产业,以实际行动奏响蓝色经济与绿色金融的“交响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闽清农信联社围绕“五水共治”,加大对污水处理领域的信贷投入,创新“生产设备+取水权质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使企业通过技改,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对水域的污染排放。闽清县北美环保有限公司是闽清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因现有处理设施已达满负荷运行,拟投入二期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闽清农信联社获悉污水厂在项目建设、设备改造等方面存在资金缺口后,主动与企业对接,讨论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发放400万元贷款支持,助力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
“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处理后的尾水可满足工业、绿化、灌溉使用,极大降低了对环境的负荷。”该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说。截至6月末,闽清农信联社绿色贷款余额3.74亿元,为推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