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河北讯(记者李美丽 通讯员刘勇 申砚竹)今年以来,滦南农商银行聚焦老年人数字金融“不能、不敢、不会、不想”的问题,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服务质效,多措并举,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该行严格执行人民银行《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联社《关于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让适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
同时,该行完善服务配套设施,以星级网点创建工作为契机,对标适老服务要求,在全辖网点设置无障碍通道,公示服务电话,开设老人爱心窗口,设置老人爱心专座,配备老花眼镜、轮椅、饮水机、纸杯、免费雨具、应急医疗箱等便民设施,新增智慧柜员机、自助填单机、自助开卡机、即时制卡机、智能排队机等现代化服务设备。截至10月末,该行新增智能化设备20余台;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9个、“农信村村通”助农取款点17个。
该行还加大对“益享北河”小程序的推广力度,鼓励老年人通过“益享北河”进行生活缴费和网上购物,享受线上方便快捷支付,全方位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截至10月末,登录“益享北河”小程序办理相关业务的60岁以上老年客户达2200余户。
与此同时,该行分层、分类进行产品营销,审慎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绑卡等线上业务,指导老年人按规操作,合理设置支付限额;重点关注老年人群体,聚焦电信诈骗、洗钱等风险,利用传统节日、赶集、“3·15”活动等有利时机,联合社区、村组开展集中宣传;利用“网格化”营销和派驻“金融村官”开展扫街串巷、进村入户宣传;利用电子海报、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现场讲解和真实案例分享,切实提升老年人网上风险识别能力。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折页1.8万余份,转发相关金融知识链接1000余次。
滦南农商银行在全辖网点建立备案老年客户家人联络卡,在集中领取养老金、高龄补贴或遇突发事件时,提前打电话告知客户及家人,提高服务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对老年人客户加强网上风险提示,对存在个人结算账户“一人多户”及长期不动户的账户,提醒及时办理销户手续,守好“钱袋子”。截至10月末,该行建立联络卡1900余个,清理60岁以上老年客户“一人多户”及长期不动户4500余户。
该行还推行老年人业务办理“首问负责”“一对一服务”举措,提出语速放缓、步伐放慢、方言交流、重复确认等要求,对不会签名的老年客户通过“代签+按手印”进行业务确认;因身体原因无法到网点办理特殊业务的老年客户,可通过“电话预约+上门办理”获得服务。截至10月末,该行全辖35个网点开展下乡助老活动227次,上门办理挂失等业务106次。
此外,该行在网点配备素质高、业务精的大堂经理,通过征询老年人意愿,选择业务办理方式,对选择使用厅堂智能机具或自助设备办理业务的老年人,安排人员一对一全程引导,帮助老年客户快速办理业务。截至10月末,该行大堂经理接受咨询1350余次,协助450余名老年人办理590余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