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河南讯(记者王松 通讯员段涵菲)面对目前疫情多点频发的严峻形势,漯河市农信社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及有关部门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提升金融助企质效,助力小微企业抗疫纾困,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市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220.24亿元,较年初上升11.49亿元。其中,发放企业贷款527笔、金额45.27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524笔、金额44.43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1688笔、金额4.45亿元,为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农信力量。
满足产品需求,突出一个“多”字。主动与小微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瓶颈,指导小微企业制订融资方案,并因企制宜策划金融配套服务方案,全方位做好小微企业的贷前、贷中和贷后服务工作。为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紧扣地方产业优势,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加大对微小企业支持力度。围绕旅游、食品加工、种养业及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等特色支柱产业,持续推出“金燕帮扶贷”“金燕纾困贷”“金燕连续贷”等信贷产品,并落实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真正为那些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实现可持续发展,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立足服务优化,突出一个“快”字。以提高小微企业服务满意度为中心,完善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周期、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更好支持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服务需求。构建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为主体的线上化无接触客户服务渠道体系,7×24小时支持在线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根据小微企业特点优化审批授权、精简业务环节,完善审查审批标准,致力于实现客户贷款从申请、审批、支用、贷后、还款的全流程专业化、便捷化。
加大资源倾斜,突出一个“好”字。加大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力度,以降低小微企业负担为重点,强化政策资源倾斜,建立协调服务快速反应机制,更好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开展。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优惠利率将政策红利全部反哺小微企业。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截至6月30日,累计为受疫情影响暂时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84笔、金额11.41亿元。通过信贷规模专项保障、绿色通道全程开启,利率优惠、费用减免、展期续贷和征信保护多管齐下,积极支持小微企业抗疫复产。
做实减费让利,突出一个“省”字。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为关键,在广泛减免服务收费的同时,着力降低资金成本,努力节约时间成本、操作成本,力争为小微企业节省“每一个铜板”。一是减免服务收费,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以及“两禁两限”监管要求,维护企业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贷款房屋抵押登记费及房地产类押品评估费,减免转账汇款手续费、ATM跨行取现手续费、账户服务费、电子银行服务费等结算费用。二是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线上化水平,加大信用贷款推广力度,降低操作成本、往返成本。强化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业务推广,降低“倒贷”成本,实现借款还贷“无缝衔接”。通过内部流程精简、资金成本控制,以信贷成本优化持续让利小微企业。
责任编辑:杨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