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湖南讯(记者肖瑛 通讯员龚群杰 周泊臣 郭羽飞)6月23日,有“理学圣地”之称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开展了一场永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学习传承清廉思想和红色精神的主题廉政教育活动,树立地方金融机构新风正气,点燃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湖南省联社永州办事处和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在清廉金融文化示范点道县农商银行参观学习。
湖南省联社永州办事处和永州地区十家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以及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深刻学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廉政思想、“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之杰出者”的何宝珍精神、“断肠明志铸忠魂”的陈树湘精神,营造学廉尊廉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道县古称道州,亦有“莲城”之称,迄今已有2241年建制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中,形成了以陈树湘烈士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七大特色文化。去年以来,永州办事处积极推动建设清廉文化教育基地,并于2022年1月在濂溪故里正式揭牌,同时重点打造了道县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示范点。
活动当天,湖南省联社永州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唐耀国在清廉文化教育基地上了一堂《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底线,以忠诚担当的干劲强化农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题党课,他表示:“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湖湘儿女的“清廉底蕴”源远流长,农信人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初心本色,忠诚坚定的品质底色,勇于担当的奋进亮色,向先贤、先烈看齐,接续农信人的奋斗精神,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实现提质发展和风险防控并重的转段发展新格局。
唐耀国表示,历经70多年风雨历程,在广袤大地上农信事业顽强生长、深深扎根,这一切离不开裤管里裹着泥草香的农信人,在乡村田野间走村串户、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普惠金融”的力量。永州市农商银行系统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农信干部队伍,塑造忠于事业的农信员工团队,锻造敢于担当的农信工作铁军,推动新时代农信事业继往开来。
图为永州市农商银行系统学习清廉金融文化。
记者了解到,作为清廉金融文化示范点,道县农商银行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根据湖南省联社《关于推进湖南农信系统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道县县委《关于加强道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全力打造“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金融服务优”的新时代清廉银行。
道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海洋表示,该行将“廉者爱莲,正己守道”作为廉洁之道,以“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全面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构建“以莲为衡,以莲为鉴,以莲为范”的清廉金融文化体系,树立风清气正金融生态。特别是该行强化四大清廉机制保障,即:教育倡“廉”,让员工“不想腐”;案例警“廉”,让员工“不愿腐”;监督促“廉”,让员工“不能腐”;制度固“廉”,让员工“不敢腐”,筑牢了清廉金融文化之堤。
目前,该行依托道县深厚文化底蕴和红色资源,充分挖掘清廉金融文化内涵,不仅打造了文化气息浓厚的行史馆和清廉金融文化广场,经常组织开展特色廉政教育活动,还设立清廉金融文化宣传日,使清廉金融文化真正做到可看、可听、可行、有意。
图为道县农商银行机关党支部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主题党日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切实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融入到业务发展工作中,通过廉洁制度等逐步完善员工手中的“责、权、利”,推动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截至5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89亿元,较年初增加7.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9.81亿元,较年初净增4.37亿元,资本充足率12.56%,比年初增加0.49个百分点,到期贷款收回率98.56%,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618万元,不良率1.69%,比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风险动态监测结果长期稳定在绿色区域,经营效益实现合规稳健发展,清廉银行形象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