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九游会·J9农金频道行社资讯

西峡农商银行:“绿色信贷”描绘“三产融合”新画卷

04-27  来源:农金网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河南讯(记者王松 通讯员赵晓兵 赵泽轩)近年来,河南西峡农商银行立足“果、药、菌”三大特色农业,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新型经济实体”的模式,把“果贷通”“菌贷通”“药贷通”绿色信贷融入“绿色制造”,助推当地走出了“以农促工、以工哺农”的绿色产业经济循环发展之路。

    点绿成金,厚植绿色信贷沃土

    为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果、药、菌”等绿色产业领域,西峡农商银行专门制定了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并持续进行信贷结构调整。

    该行按照“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菌则菌”的原则,通过产融对接、银企合作、项目对接、集中授信等形式,积极推广“果贷通”“药贷通”“菌贷通”等产品,深入开展订单融资业务,先后向125个“果、药、菌”专业种植户、30个专业基地、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授信3.5亿元。

    该行围绕“全民创业”,通过巾帼致富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退伍军人创业基金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45个,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合计156家,形成了中药材加工、菌果保鲜加工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体系,80%以上的“果、药、菌”特色农产品均能在县内就地加工增值。

    按照“各项特色农业依托一家科研单位,培育一支科技推广队伍,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培训一批农民科技骨干”的要求,西峡农商银行把信贷触角延伸到“公司+农户”科技配套服务上,推进农、科、教一体化服务。截至目前,该行支持建立集实验、示范、科技为一体的高标准示范基地152个,辐射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业。

    强链延链,打造绿色产业引擎

    西峡农商银行坚守绿色生态底线,把信贷开发与绿色转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信贷扶持、示范引导、项目倾斜等措施,加速绿色转型升级。

    一方面,该行按照绿色信贷政策导向,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能够产生生态经济效益的项目,采取下调利率、优惠贷款等支持举措,积极促进绿色转换政策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加快集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推广等要素,把加工链、流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导入产业链金融,引导信贷资源向“果、药、菌”规模效益发展聚合,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的目标。

    该行在扶持“果、药、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还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入手,严格按照GAP国际标准,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规模系列化绿色信贷服务,推广无公害技术30多项,使3万多农民参与订单种植,成为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明白人”和受益者。

    融资融通创新绿色品牌驱动

    西峡农商银行着力打造“互联网+”全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交易中心,实现“果、药、菌”农字号产品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该行支持建立六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并通过“信用集镇”“信用市场”“信用商户”创建活动,形成“金融网点+金融自助+特约商户”金融结算服务体系。

    以市场服务为导向,该行引导支持县内购销和县外直销两大营销队伍建设。通过培育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出口、国内销售、坐摊经营、下乡收购相衔接的“果、药、菌”销售网络,营销网点遍布城乡,营销队伍日益壮大。

    同时,西峡农商银行发挥农村电商产业孵化基地作用,配合县工信局、商务局启动打造“100家村级电商服务站”,通过让农民上网、触网,让“果、药、菌”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责任编辑:田耿文

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网站 |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 《农村金融时报》电子报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